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言 | 第9-14页 |
第一章 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流变及现代性的缺失 | 第14-23页 |
·武侠电影的出现与发展 | 第14-19页 |
·文化渊源 | 第14-15页 |
·初创时期 | 第15页 |
·繁荣阶段 | 第15-17页 |
·内地武侠电影创作概况 | 第17-18页 |
·香港电影新浪潮与武侠小说改编热 | 第18-19页 |
·新世纪武侠电影创作概览 | 第19页 |
·新世纪以来武侠电影创作趋势 | 第19-23页 |
·翻拍热潮,炒冷饭,基本上未有成功之作 | 第19-20页 |
·类型杂糅进一步深化,风格化特征越发明显 | 第20-21页 |
·现代技击格斗运动的发展对武侠动作的影响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武侠电影动作场面分析 | 第23-29页 |
·早期武侠电影影像表现方式 | 第23-24页 |
·中国武侠电影动作场面表现的不同风格 | 第24-29页 |
·依靠蒙太奇和特技制造运动冲突 | 第25页 |
·真实格斗技击的银幕表现方式 | 第25页 |
·借用道具,表现机械、武器和人的冲突 | 第25-26页 |
·利用光影、音效、自然天气,制造紧张的冲突感和江湖韵味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寻找武侠电影中的“时间——影像” | 第29-37页 |
·如何定义“现代电影” | 第29-31页 |
·用影像分类来描述画面 | 第29页 |
·电影不是语言而是一种“心智质料” | 第29-30页 |
·缺乏叙事性只是现代电影的表象 | 第30页 |
·小津安二郎发明了“纯视听情境” | 第30-31页 |
·心智影像将动作影像推向极致 | 第31-33页 |
·希区柯克发明了心智影像 | 第31-32页 |
·武侠电影中的心智影像萌芽 | 第32-33页 |
·动作影像的危机与类型片困境 | 第33-36页 |
·类型片有望突破困境 | 第33-34页 |
·武侠电影中的新影像 | 第34-36页 |
·武侠电影创作创新必须从影像本身入手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李小龙的武术哲学观念与银幕表现 | 第37-40页 |
·李小龙是一位集大成者 | 第37页 |
·李小龙武术观念的银幕展现——以《猛龙过江》为例 | 第37-38页 |
·从李小龙到《推手》——大胆设想武侠电影的未来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