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8页 |
·食品安全现状 | 第10-11页 |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生物学分类及特征 | 第11-13页 |
·形态与染色特性 | 第11-12页 |
·培养特性 | 第12页 |
·生化特性 | 第12-13页 |
·血清型 | 第13页 |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污染现状及危害 | 第13-16页 |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食品污染现状 | 第13页 |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重要感染事件 | 第13-16页 |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测技术现状及进展 | 第16-27页 |
·传统生物学分离培养与生化鉴定 | 第16-17页 |
·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培养及鉴定 | 第16页 |
·显色培养基快速鉴定技术 | 第16-17页 |
·免疫血清学检测技术 | 第17-18页 |
·酶联免疫分析(ELISA) | 第17-18页 |
·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GICA) | 第18页 |
·核酸探针杂交检测技术 | 第18页 |
·变温扩增技术 | 第18-22页 |
·PCR 及其衍生技术 | 第18-22页 |
·连接酶链式反应(LCR) | 第22页 |
·等温扩增技术 | 第22-23页 |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 第22页 |
·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NASBA) | 第22-23页 |
·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 | 第23-24页 |
·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 第23页 |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系统 | 第23-24页 |
·分子生物学致病菌检测平台 | 第24页 |
·生物芯片 | 第24-25页 |
·电信号检测技术 | 第25-26页 |
·生物传感器 | 第25页 |
·电子鼻 | 第25-26页 |
·色谱质谱分析 | 第26页 |
·新型检测技术展望 | 第26-27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九种检测技术的比较研究 | 第28-74页 |
·引言 | 第28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8-31页 |
·标准菌株、引物 | 第28-29页 |
·试剂与缓冲液 | 第29-30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30-31页 |
·研究路线 | 第31页 |
·七种常规方法与两种快速技术检测 LM | 第31-39页 |
·菌株的培养与计数、DNA 的提取 | 第31-32页 |
·标准菌株的培养及平板计数 | 第31-32页 |
·梯度菌液和模拟菌液的制备 | 第32页 |
·细菌组总 DNA 的提取 | 第32页 |
·脑心浸液培养基培养(BHA 平板培养) | 第32-33页 |
·李斯特显色培养基快速鉴定技术 | 第33页 |
·Bacteria Direct-PCR | 第33-34页 |
·Bacteria Direct-PCR PCR 的优化 | 第33页 |
·Bacteria Direct-PCR 灵敏度、模拟带菌实验 | 第33-34页 |
·DNA Direct-PCR | 第34页 |
·Bio-PCR | 第34页 |
·SYBR Green Real time-PCR | 第34页 |
·SYBR Green Real time-PCR 的优化 | 第34页 |
·SYBR Green Real time-PCR 灵敏度、模拟带菌实验 | 第34页 |
·TaqMan Real time-PCR | 第34-35页 |
·TaqMan Real time-PCR 的优化 | 第34页 |
·TaqMan Real time-PCR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4-35页 |
·TaqMan Real time-PCR 灵敏度、模拟带菌实验 | 第35页 |
·自制酶标抗体 TAS-ELISA | 第35-38页 |
·山羊抗兔 IgG 浓度的测定 | 第35页 |
·戊二醛法制备 AP-羊抗兔 IgG | 第35页 |
·改良过碘酸钠氧化法制备 HRP-羊抗兔 IgG | 第35页 |
·两种酶标抗体检测效果比较 | 第35-36页 |
·改良过碘酸钠法的优化及酶标抗体质量的鉴定 | 第36-37页 |
·自制酶标抗体 TAS-ELISA 封闭液的优化 | 第37页 |
·自制酶标抗体 TAS-ELISA 灵敏度实验、模拟带菌实验 | 第37页 |
·自制酶标抗体 TAS-ELISA 特异性、干扰实验 | 第37页 |
·自制酶标抗体 TAS-ELISA 重复性、稳定性测定 | 第37页 |
·自制酶标抗体 TAS-ELISA 保存期实验 | 第37-38页 |
·商业化酶标抗体 TAS-ELISA 灵敏度实验 | 第38页 |
·IC-PCR | 第38-39页 |
·IC-PCR 操作流程 | 第38页 |
·IC-PCR 的优化 | 第38页 |
·IC-PCR 灵敏度、模拟带菌实验 | 第38页 |
·IC-PCR 特异性、干扰实验 | 第38-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63页 |
·梯度菌液平板计数结果 | 第39页 |
·脑心浸液培养基检测结果 | 第39页 |
·显色培养基方法检测结果 | 第39-42页 |
·Bacteria Direct-PCR 检测结果 | 第42-44页 |
·Bacteria Direct-PCR 反应体系及条件的确定 | 第42-44页 |
·Bacteria Direct-PCR 灵敏度、模拟带菌实验结果 | 第44页 |
·DNA Direct-PCR 检测结果 | 第44页 |
·Bio-PCR 检测结果 | 第44页 |
·SYBR Green Real time-PCR 检测结果 | 第44-50页 |
·SYBR Green Real time-PCR 反应体系的确定 | 第44页 |
·SYBR Green Realtime-PCR 灵敏度、模拟带菌实验结果 | 第44-50页 |
·TaqMan Realtime-PCR 检测结果 | 第50-52页 |
·TaqMan Realtime-PCR 反应体系及条件的确定 | 第50页 |
·TaqMan Realtime-PCR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50页 |
·TaqMan Realtime-PCR 灵敏度、模拟带菌实验结果 | 第50-52页 |
·自制酶标抗体 TAS-ELISA 检测结果 | 第52-57页 |
·山羊抗兔 IgG 浓度的测定结果 | 第52页 |
·AP-IgG、HRP-IgG 的比较 | 第52页 |
·改良过碘酸钠法优化实验酶标抗体质量的鉴定 | 第52-54页 |
·自制酶标抗体 TAS-ELISA 最优封闭液的确定 | 第54页 |
·自制酶标抗体 TAS-ELISA 灵敏度、模拟带菌实验结果 | 第54-55页 |
·自制酶标抗体 TAS-ELISA 特异性、干扰实验结果 | 第55页 |
·自制酶标抗体 TAS-ELISA 重复性实验结果 | 第55-56页 |
·自制酶标抗体 TAS-ELISA 保存期实验结果 | 第56页 |
·自制酶标抗体 TAS-ELISA 检测成本、检测周期 | 第56页 |
·与商业化酶标抗体 TAS-ELISA 相比较 | 第56-57页 |
·IC-PCR 检测结果 | 第57-63页 |
·IC-PCR 反应体系及条件的确定 | 第57-58页 |
·IC-PCR 灵敏度实验、模拟带菌实验结果 | 第58-60页 |
·IC-PCR 特异性、干扰实验结果 | 第60-63页 |
·多种检测技术的比较 | 第63-66页 |
·检测灵敏度比较 | 第63页 |
·检测特异性比较 | 第63-64页 |
·检测周期比较 | 第64-65页 |
·检测成本比较 | 第65-66页 |
·讨论 | 第66-73页 |
·BHA 培养 | 第66-67页 |
·李斯特显色培养基 | 第67页 |
·Bacteria Direct-PCR | 第67页 |
·DNA Direct-PCR | 第67页 |
·Bio-PCR | 第67-68页 |
·SYBR Green Real time-PCR | 第68页 |
·TaqMan Real time-PCR | 第68页 |
·自制酶标抗体 TAS-ELISA | 第68-70页 |
·IC-PCR | 第70-72页 |
·生猪肉中检测灵敏度低的问题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缩略词表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个人简介 | 第82-83页 |
导师简介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