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阵列天线对编队卫星的跟踪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 ·相控阵技术的发展 | 第16-17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阵列的基本原理 | 第19-30页 |
| ·空间信号表示 | 第19-21页 |
| ·平稳过程 | 第21-22页 |
| ·阵列信号模型及空间采样 | 第22-24页 |
| ·阵列处理的统计模型 | 第24-26页 |
| ·窄带信号的延迟 | 第24页 |
| ·连续时间信道模型 | 第24-25页 |
| ·阵列信号处理的统计模型 | 第25-26页 |
| ·基带信号 | 第26-27页 |
| ·窄带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 第27-28页 |
| ·中频采样 ADC 和基带采样 ADC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常用阵列天线的种类和特点 | 第30-45页 |
| ·天线阵相乘原理 | 第31-32页 |
| ·远区条件 | 第32-34页 |
| ·二元阵 | 第34-37页 |
| ·等幅同相二元阵 | 第35-36页 |
| ·等幅反相二元阵 | 第36页 |
| ·等幅异相二元阵 | 第36-37页 |
| ·直线阵列 | 第37-39页 |
| ·直线阵列原理 | 第37-39页 |
| ·可见区与非可见区,栅瓣及其抑制 | 第39页 |
| ·平面阵列 | 第39-42页 |
| ·方阵 | 第40-41页 |
| ·圆阵 | 第41-42页 |
| ·三种阵的波形比较 | 第42-43页 |
| ·共形阵天线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三维立体阵列天线 | 第45-60页 |
| ·三维立体方阵 | 第45-47页 |
| ·对角面阵 | 第47-48页 |
| ·梯形阵 | 第48-50页 |
| ·曲面阵 | 第50-51页 |
| ·阵元间距对波瓣的影响 | 第51-54页 |
| ·阵元数目的选择 | 第54-56页 |
| ·分析 | 第56-58页 |
| ·阵元间距及阵元数目的选择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第五章 自适应算法 | 第60-80页 |
| ·自适应阵列技术的发展 | 第60-61页 |
| ·自适应算法 | 第61-69页 |
| ·LMS(最小均方)算法 | 第62-67页 |
| ·DMI(直接矩阵求逆)算法 | 第67-68页 |
| ·RLS(递推最小二乘)算法 | 第68-69页 |
| ·小结 | 第69页 |
| ·LMS、DMI 算法的目标跟踪 | 第69-77页 |
| ·中继星和目标的位置关系 | 第70-71页 |
| ·中继星对目标的跟踪规律 | 第71-76页 |
| ·结束语 | 第76-77页 |
| ·三维天线的跟踪 | 第77-80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