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国家进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 第10-14页 |
第一节 国家进行环境管理的正当性分析 | 第10-12页 |
一、“公共托管”理论 | 第11页 |
二、“社会公共利益”理论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家进行环境管理的合理性分析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欧盟环境管理体制主要内容概述 | 第14-28页 |
第一节 欧盟行政管理体制简介 | 第14-18页 |
一、从欧共体到欧盟 | 第15-16页 |
二、欧盟与其成员国的权能划分 | 第16-17页 |
三、欧盟主要的行政机构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欧盟环境管理机构建制—欧盟层面与成员国层面 | 第18-28页 |
一、欧盟层面与欧盟环境政策和法律有关的组织与机构 | 第18-19页 |
二、欧盟七大机构中具体的职能分配 | 第19-25页 |
三、成员国在制定、实施环境政策、法律中的职能 | 第25-28页 |
第三章 中国环境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37页 |
第一节 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现状概述 | 第28-31页 |
一、环境管理机构及其职能的设置 | 第29-30页 |
二、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特点 | 第30-31页 |
第二节 目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31-37页 |
一、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繁杂且职能不明,或交叉或缺位 | 第32-33页 |
二、环境管理体制运行过程中缺乏协调、监督机制的配合 | 第33-35页 |
三、公众参与机制的匮乏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法律思考—以欧盟环境管理体制为参照 | 第37-51页 |
第一节 欧盟环境管理体制的优势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7-43页 |
一、遵循一体化原则,实行环境政策、法律共同决策、执行机制 | 第38-39页 |
二、保证了最广泛的“公众参与”权,鼓励全民参与环境管理 | 第39-41页 |
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欧盟环境政策、法律的顺利实施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具体建议 | 第43-51页 |
一、完善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指导原则 | 第43-45页 |
二、完善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相关机制 | 第45-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