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初中校园欺侮现象研究--以重庆某中学为个案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8-18页
 (一) 选题缘由第8-10页
 (二) 文献综述第10-16页
 (三) 研究意义第16页
 (四) 研究设计第16-17页
 (五) 研究重点、难点、拟创新点第17-18页
一、初中校园欺侮现象现状分析第18-27页
 (一) 对校园欺侮现象进行田野调查的准备工作第18页
 (二) 校园欺侮现象的总体概况第18-23页
  1.校园欺侮类型第18-19页
  2.校园欺侮的性别差异第19-20页
  3.教育工作者、家长对校园欺侮的态度第20-22页
  4.学生对校园欺侮的态度第22-23页
 (三) 校园欺侮的特点第23-27页
  1.校园欺侮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第23-24页
  2.校园欺侮具有隐蔽性第24-26页
  3.校园欺侮具有持续性第26-27页
二、初中校园欺侮现象的归因及影响第27-41页
 (一) 初中校园欺侮现象的发生理论依据第27-29页
  1.权力根源理论第27页
  2.生物学理论第27-28页
  3.挫折-攻击假说第28页
  4.社会学习理论第28-29页
 (二) 初中校园欺侮现象的原因分析第29-34页
  1.初中生自控能力差、性格易冲动第29-30页
  2.家庭环境影响和父母管教方式不当第30-31页
  3.学校监管力度不够第31-32页
  4.大众传媒的侵染和社会风气的侵蚀第32-34页
  5.同伴群体间的相互影响第34页
 (三) 初中校园欺侮现象的危害第34-41页
  1.极易引发校园暴力事件第35-36页
  2.严重影响当事人的身心健康第36-40页
  3.影响学校组织氛围第40-41页
三、杜绝校园欺侮现象的建议第41-44页
 (一) 增加双向互动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第41页
 (二) 加强法律宣传和生命教育,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第41页
 (三) 提高校园欺侮的发现率,完善校园欺侮处理措施第41-42页
 (四) 增强青少年素质教育,培养相互尊重的校园风气第42页
 (五) 加强对欺侮者的教育,提高对被欺侮者的人文关怀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0页
附录第50-51页
后记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西南地区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差异性研究
下一篇:文本本位的高中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