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序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中药降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21页 |
·降香的本草考证 | 第12-13页 |
·降香名称辨析 | 第12页 |
·与降香易混的中药材品种 | 第12-13页 |
·降香的主要化学成分 | 第13-18页 |
·挥发油 | 第13-14页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4-18页 |
·降香药材真伪鉴别和化学成分的定性鉴别 | 第18-19页 |
·降香的真伪鉴别 | 第18页 |
·薄层色谱鉴别 | 第18-19页 |
·降香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 第19页 |
·挥发油的含量测定 | 第19页 |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 第19页 |
·降香的药理作用 | 第19-21页 |
·抗炎作用 | 第19页 |
·镇痛作用 | 第19页 |
·抗氧化作用 | 第19-20页 |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 第20页 |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第20页 |
·抗癌作用 | 第20-21页 |
第二章 降香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 第21-31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21页 |
·提取与分离 | 第21-23页 |
·总黄酮的提取与溶剂萃取初步分离 | 第21页 |
·乙酸乙酯部位成分分离 | 第21-23页 |
·鉴定 | 第23-29页 |
·讨论 | 第29-31页 |
·分离部位的选取 | 第29-30页 |
·已分离的化合物的药理活性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降香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 第31-40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31页 |
·对已有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 第31-35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31页 |
·实验中进行比较的含量测定方法 | 第31-35页 |
·用方法Ⅳ测定降香总黄酮含量 | 第35页 |
·建立新的适宜降香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 第35-38页 |
·用柚皮素为对照品,测定降香总黄酮的含量 | 第35-36页 |
·1h 内稳定性试验 | 第36-37页 |
·甲醇钠加入量的考察 | 第37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37页 |
·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37页 |
·加样回收试验 | 第37-38页 |
·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38页 |
·讨论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正交设计实验优选降香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 第40-44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40页 |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40-42页 |
·降香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及工作曲线的确定 | 第40页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40-41页 |
·样品溶液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第41页 |
·方差分析 | 第41-42页 |
·最佳提取工艺的验证 | 第42页 |
·讨论 | 第42-43页 |
·脂溶性杂质的影响 | 第42-43页 |
·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 | 第43页 |
·乙醇用量的选择 | 第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降香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 第44-55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44页 |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44-53页 |
·样品的提取及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 第44-45页 |
·树脂的预处理 | 第45页 |
·树脂类型的筛选 | 第45-49页 |
·HPD-100 树脂纯化降香总黄酮的工艺参数选择 | 第49-53页 |
·讨论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第六章 不同来源降香中黄酮成分含量的比较 | 第55-63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55页 |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55-61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55-56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56页 |
·薄层色谱鉴别 | 第56-57页 |
·HPLC 含量测定 | 第57-61页 |
·讨论 | 第61-62页 |
·测定化合物的选择 | 第61-62页 |
·样品溶液制备方法的考察 | 第62页 |
·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62页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附录 | 第69-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