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集成服务安全支撑平台及其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安全服务需求 | 第11-13页 |
|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 第2章 安全分析与支撑平台设计 | 第16-25页 |
| ·电力系统集成服务的安全需求与目标 | 第16-18页 |
| ·数据完整性 | 第16页 |
| ·数据机密性 | 第16-17页 |
| ·不可否认性 | 第17页 |
| ·身份认证 | 第17页 |
| ·授权和访问控制 | 第17-18页 |
| ·其它安全问题 | 第18页 |
| ·现有安全通信措施的不足 | 第18-19页 |
| ·电力系统集成服务安全体系结构 | 第19-21页 |
| ·集成方案 | 第19-20页 |
| ·安全标准分析 | 第20页 |
| ·安全体系结构 | 第20-21页 |
| ·安全模块的功能定义 | 第21-24页 |
| ·安全通信代理 | 第21-22页 |
| ·安全访问服务器 | 第22-23页 |
| ·集成服务接口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集成环境下的安全通信 | 第25-33页 |
| ·集成环境下的通信模式 | 第25页 |
| ·安全通信协议 | 第25-27页 |
| ·安全逻辑节点设计与实现 | 第27-30页 |
| ·签名节点 | 第27-29页 |
| ·加密节点 | 第29页 |
| ·解密节点 | 第29-30页 |
| ·签名验证节点 | 第30页 |
| ·安全属性与认证处理节点 | 第30页 |
| ·用例分析与演示 | 第30-32页 |
| ·用例分析 | 第30-31页 |
| ·软件仿真演示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4章 用户账号管理与同步 | 第33-42页 |
| ·引言 | 第33页 |
| ·用户账号管理方案分析 | 第33-34页 |
| ·基于SPML 的身份管理 | 第34-35页 |
| ·身份配置流程 | 第35-36页 |
| ·身份同步模式 | 第36-39页 |
| ·密码同步器 | 第36-37页 |
| ·身份同步类图设计 | 第37页 |
| ·正常情况下的同步处理 | 第37-38页 |
| ·非正常情况下的同步处理 | 第38-39页 |
| ·身份同步实现 | 第39-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5章 集成服务下的访问控制研究 | 第42-54页 |
| ·传统访问控制技术 | 第42页 |
| ·XACML 访问控制分析 | 第42-44页 |
| ·XACML 的访问控制体系结构 | 第42-43页 |
| ·数据流模型 | 第43页 |
| ·上下文处理器 | 第43-44页 |
| ·基于XACML 的访问控制系统设计 | 第44-45页 |
| ·总体功能结构 | 第44页 |
| ·授权服务 | 第44-45页 |
| ·访问策略执行器 | 第45页 |
| ·访问控制静态参考模型 | 第45-47页 |
| ·集合定义 | 第46-47页 |
| ·集合间的授权关系 | 第47页 |
| ·集合间授权的约束条件 | 第47页 |
| ·访问控制动态过程模型 | 第47-49页 |
| ·访问控制策略 | 第49-50页 |
| ·软件仿真演示 | 第50-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6章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模型 | 第54-66页 |
| ·引言 | 第54页 |
|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模式 | 第54-55页 |
| ·SAML 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分析 | 第55-56页 |
| ·基于SAML 的统一身份认证服务模型设计 | 第56-58页 |
| ·总体架构 | 第56-57页 |
| ·各模块功能 | 第57-58页 |
| ·SAML 令牌处理 | 第58-59页 |
| ·安全令牌生成 | 第58-59页 |
| ·安全令牌校验 | 第59页 |
| ·应用实例分析 | 第59-61页 |
| ·软件仿真演示 | 第61-65页 |
| ·统一身份认证模型的特点 | 第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 ·论文总结 | 第66-67页 |
| ·工作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3-74页 |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