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论文

我国流浪儿童救助政策实施中的困境和出路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二、 相关文献综述第11-13页
  (一) 关于流浪儿童概念的界定第11页
  (二) 关于流浪儿童问题的研究第11-13页
 三、 流浪儿童救助政策的相关理论第13-15页
  (一) 社会政策制定与实施间的关系第13-14页
  (二) 福利社会化理念下的流浪儿童救助政策第14页
  (三) 福利多元化理念下的流浪儿童救助政策第14-15页
 四、 论文结构第15-16页
第二章 我国流浪儿童救助政策及其实施第16-25页
 一、 我国的流浪儿童救助政策的发展第16-18页
 二、 我国流浪儿童救助政策的实施第18-25页
  (一) 政府制定救助政策,主导救助政策实施第19页
  (二) 救助管理站是救助政策的直接执行机构第19-22页
  (三) 非营利组织是救助政策实施的第三方参与者第22-25页
第三章 我国流浪儿童救助政策实施的困境第25-32页
 一、 流浪儿童救助政策实施困境的成因第25-26页
  (一) 救助政策制定与实施的不协调第25页
  (二) 救助政策实施主体间的利益冲突第25-26页
  (三) 救助政策实施对象的非主体性第26页
 二、 流浪儿童救助政策实施困境的表现第26-32页
  (一) 结构上的困境第26-28页
  (二) 功能上的困境第28-32页
第四章 应对我国流浪儿童救助政策困境的对策第32-36页
 一、 应对结构性困境的对策第32-33页
  (一) 培育非营利组织,打破政府包揽格局第32页
  (二) 采取差别式政策措施,区别应对流出地、流入地问题第32-33页
  (三) 推动微观救助主体的改革与创新第33页
 二、 应对功能困境的对策第33-36页
  (一) 救助政策实施的相关部门应明确职责、加强政策执行能力第33-34页
  (二) 救助管理站引入社会工作机制,改进救助方法第34-35页
  (三) 非营利组织强化救助理念和功能,积极参与救助政策第35-36页
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救助站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的重新定位与转型--以苏州市救助站为例
下一篇:非营利组织筹资问题研究--以Y体育协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