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第三人撤销之诉概述 | 第9-16页 |
一、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内涵 | 第9-10页 |
二、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特点 | 第10页 |
三、 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与相关制度的比较 | 第10-16页 |
(一) 第三人诉讼制度 | 第10-12页 |
(二) 第三人异议之诉制度 | 第12-13页 |
(三) 撤销之诉制度 | 第13页 |
(四) 再审之诉制度 | 第13-16页 |
第二章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比较法考察 | 第16-24页 |
一、 法国的第三人取消判决的异议 | 第16-19页 |
(一) 第三人取消判决异议的条件 | 第16-18页 |
(二) 第三人取消判决异议的程序 | 第18-19页 |
(三) 第三人取消判决异议的效果 | 第19页 |
二、 我国台湾地区的第三人撤销诉讼 | 第19-21页 |
(一) 第三人撤销诉讼的适格当事人 | 第20页 |
(二) 第三人撤销诉讼的管辖法院 | 第20页 |
(三) 第三人撤销诉讼的提出期间 | 第20页 |
(四) 第三人撤销诉讼的效果 | 第20-21页 |
三、 我国澳门地区有关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规定 | 第21-22页 |
(一) 提起主体 | 第21-22页 |
(二) 管辖和期间 | 第22页 |
(三) 效力 | 第22页 |
四、 大陆法系其他国家的相关规定 | 第22-23页 |
五、 各国和地区的立法评析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理论基础 | 第24-30页 |
一、 判决效力的扩张与第三人撤销之诉 | 第24-27页 |
(一) 判决效力的相对性 | 第24-25页 |
(二) 判决效力的扩张 | 第25-27页 |
二、 当事人主义的加强与第三人撤销之诉 | 第27-28页 |
(一) 处分权主义的不足之处 | 第27页 |
(二) 辩论主义的缺陷 | 第27-28页 |
三、 程序保障论与第三人撤销之诉 | 第28-30页 |
(一) 程序保障的基本内涵 | 第28-29页 |
(二) 对第三人程序保障权的实现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我国确立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必要性 | 第30-34页 |
一、 弥补我国现有制度对第三人提供救济的不足 | 第30-32页 |
(一) 再审制度对第三人利益保护的缺陷 | 第30-31页 |
(二) 执行异议之诉制度的不足 | 第31-32页 |
二、 救济受诉讼欺诈的第三人权利 | 第32-34页 |
第五章 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构建 | 第34-42页 |
一、 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具体程序设置 | 第34-39页 |
(一)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用范围 | 第34-35页 |
(二)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格当事人 | 第35-36页 |
(三)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提起期间 | 第36-37页 |
(四)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管辖法院 | 第37-38页 |
(五)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效力 | 第38-39页 |
(六)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救济 | 第39页 |
二、 相关制度的契合性改造 | 第39-42页 |
(一) 法院的诉讼告知制度 | 第39-40页 |
(二) 滥用撤销诉权的惩罚制度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