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备的设计、安装与调试
| 内容提要 | 第1-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2页 |
|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及危害 | 第9-15页 |
|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和产生过程 | 第9-10页 |
| ·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 第10-12页 |
| ·垃圾渗滤液的危害 | 第12页 |
| ·垃圾渗滤液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组成 | 第12-15页 |
| ·国内外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概况 | 第15-20页 |
| ·物化法 | 第16-17页 |
| ·化学法 | 第17-18页 |
| ·生化法 | 第18-20页 |
| ·土地处理法 | 第20页 |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20-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物化法+生物法污水处理技术 | 第22-30页 |
| ·氨吹脱处理技术 | 第22-23页 |
|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 | 第23-27页 |
| ·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特点 | 第23页 |
| ·水解酸化工艺机理 | 第23-24页 |
| ·水解酸化工艺的特点及应用现状 | 第24-25页 |
| ·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机理 | 第25-26页 |
| ·生物接触氟化工艺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 ·处理后渗滤液回灌技术 | 第27-29页 |
| ·回灌的作用和意义 | 第28-29页 |
| ·本章小节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敦化市垃圾场渗滤液处理设备的设计说明 | 第30-56页 |
| ·工程概况 | 第30-31页 |
| ·设计进出水水质 | 第31-32页 |
| ·进水水质 | 第31页 |
| ·出水水质标准 | 第31-32页 |
| ·渗滤液处理车间的工艺选择 | 第32-36页 |
| ·湿式催化氧化法 | 第32-33页 |
| ·膜法处理工艺 | 第33-34页 |
| ·物化法+生化法处理工艺 | 第34-35页 |
| ·方案比选 | 第35-36页 |
| ·工艺流程设计 | 第36-39页 |
| ·敦化市垃圾场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图 | 第36-37页 |
| ·流程简介 | 第37-38页 |
| ·主要特点 | 第38-39页 |
| ·处理效果设计 | 第39-40页 |
| ·平面及结构设计 | 第40-50页 |
| ·调节池设计、结构及功能 | 第40页 |
| ·氨吹脱罐的设计、结构及功能 | 第40-43页 |
| ·一级接触氧化罐的设计、结构及功能 | 第43页 |
| ·水解酸化罐的设计、结构及功能 | 第43-45页 |
| ·二级接触氧化罐的结构及功能 | 第45-47页 |
| ·混凝沉淀罐的设计、结构及功能 | 第47页 |
| ·快速过滤罐的设计、结构及功能 | 第47-48页 |
| ·回灌系统的设计 | 第48-49页 |
| ·风机间的设计 | 第49-50页 |
| ·配电间的设计 | 第50页 |
| ·动力配电及自动控制 | 第50-51页 |
| ·设备配置 | 第51-53页 |
| ·罐体设备 | 第51-52页 |
| ·配套设备 | 第52页 |
| ·主要化验设备 | 第52-53页 |
| ·主要经济指标 | 第53-54页 |
| ·运行管理、劳动定员、人员培训 | 第54-55页 |
| ·运行管理 | 第54页 |
| ·劳动定员 | 第54-55页 |
| ·人员培训 | 第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四章 工程安装 | 第56-63页 |
| ·设备的加工与采购 | 第56页 |
| ·工程安装部分 | 第56-62页 |
| ·预埋点的设置 | 第56-57页 |
| ·罐体的安装 | 第57-59页 |
| ·车间管路的安装 | 第59-60页 |
| ·回灌管路的安装 | 第60-61页 |
| ·电气系统和PLC 系统的安装 | 第61页 |
| ·机械设备的安装 | 第61页 |
| ·填料和高位加药箱的安装 | 第61-62页 |
| ·罐顶平台的安装 | 第62页 |
| ·本章小节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工程调试运行与分析 | 第63-80页 |
| ·设备检测 | 第63页 |
| ·罐体试水 | 第63页 |
| ·电器设备试用 | 第63页 |
| ·调试运行 | 第63-65页 |
| ·氨吹脱罐的启动 | 第63-64页 |
| ·接触氧化罐的启动 | 第64-65页 |
| ·水解酸化罐的启动 | 第65页 |
| ·工程运行效果分析 | 第65-72页 |
| ·有机物去除分析 | 第65-70页 |
| ·SS 去除分析 | 第70页 |
| ·NH_3-N 去除分析 | 第70-71页 |
| ·接触氧化段DO 值分析 | 第71-72页 |
| ·生物相监测 | 第72-73页 |
| ·节能降耗分析、剩余物处理与冬季停机 | 第73-74页 |
| ·工艺类型和节能 | 第73页 |
| ·剩余物的处置 | 第73页 |
| ·冬季停机 | 第73-74页 |
| ·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74-78页 |
| ·管材问题 | 第74页 |
| ·混凝效果不佳 | 第74-75页 |
| ·泡沫问题 | 第75-78页 |
| ·回灌离心泵电机损坏 | 第78页 |
| ·渗滤液处理设备运行综合效果分析 | 第78-79页 |
| ·本章小节 | 第79-80页 |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80-83页 |
| ·结论 | 第80-81页 |
| ·建议 | 第8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 中文摘要 | 第86-88页 |
| ABSTRACT | 第88-91页 |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