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概念的界定 | 第8-9页 |
(一) 课程 | 第8-9页 |
(二) 核心课程 | 第9页 |
三、研究的价值 | 第9-11页 |
(一) 为初中阶段外语课程进行了定位 | 第9页 |
(二) 为我国新一轮外语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 第9页 |
(三) 对策的提出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 第9-11页 |
第一章 外语课程在我国初中阶段的地位、成因分析及其影响 | 第11-15页 |
一、外语课程在我国初中阶段的地位 | 第11-12页 |
(一) 从教育制度方面看 | 第11页 |
(二) 从学校的的重视程度上看 | 第11-12页 |
(三) 从社会及家长的关心程度上看 | 第12页 |
二、外语核心课程地位的成因分析 | 第12-13页 |
(一) 国家的经济势力决定其所操语言的地位 | 第12页 |
(二) 信息时代及社会对外语的需求 | 第12-13页 |
(三) 外语对个人发展的重大意义 | 第13页 |
三、外语处于核心课程地位所产生的重大问题 | 第13-15页 |
(一) 时间、资源、人力等的严重浪费 | 第13页 |
(二) 学生易产生错误的外语学习观 | 第13-14页 |
(三) 严重地影响了母语的地位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我国初中阶段外语核心课程的价值性研究 | 第15-22页 |
一、初中阶段外语课程知识的时代性价值 | 第15-16页 |
(一) 时代背景下外语课程的发展状况 | 第15-16页 |
(二) 外语课程知识的时代性价值及其地位 | 第16页 |
二、初中外语课程知识的社会价值 | 第16-18页 |
(一) 外语对社会的价值 | 第16-17页 |
(二) 初中外语课程知识的社会价值实现问题 | 第17-18页 |
三、初中外语课程知识的个人价值 | 第18-22页 |
(一) 工具性价值 | 第18-19页 |
(二) 人文性价值 | 第19页 |
(三) 初中外语课程知识对个人的比较价值 | 第19-22页 |
第三章 我国初中阶段外语课程核心地位的公平性研究及合理定位 | 第22-29页 |
一、初中外语教学制度的统一 | 第22页 |
(一) 课程标准的统一 | 第22页 |
(二) 中考制度的统一 | 第22页 |
二、外语核心课程地位的不公平性 | 第22-26页 |
(一) 教育公平理论 | 第22-23页 |
(二) 初中外语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 | 第23-26页 |
(三) 不公平所引发的核心课程地位的思考 | 第26页 |
三、对外语及外语课程的合理定位 | 第26-29页 |
(一) 社会定位 | 第26-27页 |
(二) 学校定位 | 第27页 |
(三) 个人定位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我国初中阶段外语课程地位调整的对策 | 第29-33页 |
一、纲领性的修改 | 第29-30页 |
(一) 教学目标的调整 | 第29页 |
(二) 教学内容的调整 | 第29页 |
(三) 争取实现“多纲多本” | 第29-30页 |
二、外语考试制度的改革 | 第30-31页 |
(一) 职称外语考试及各种外语等级制度的改革 | 第30页 |
(二) 高考制度的改革 | 第30页 |
(三) 中考制度的改革 | 第30-31页 |
三、语种多样性、选择自由性 | 第31页 |
(一) 增加我国初中阶段外语语种的种类 | 第31页 |
(二) 必修与选修相结合 | 第31页 |
四、相应减少外语课时数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附录 | 第36-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