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9页 |
四、论文框架 | 第9-11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一、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综述 | 第11-13页 |
(一) 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特征 | 第11页 |
(二) 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界定 | 第11-12页 |
(三) 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二、委托代理关系综述 | 第13-15页 |
(一) 委托代理关系特征 | 第14页 |
(二) 委托代理关系相关文献 | 第14-15页 |
三、上市公司内部委托代理关系 | 第15-19页 |
(一) 公司股东与管理者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16页 |
(二) 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16-17页 |
(三) 中小股东与机构投资者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17-18页 |
(四) 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发展历程和弊端 | 第19-24页 |
一、我国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二、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弊端 | 第20-24页 |
(一) 委托理财的风险大,损失可能性高 | 第20-21页 |
(二) 委托理财影响上市公司主业发展 | 第21页 |
(三) 委托协议缺乏法律保障 | 第21-22页 |
(四) 委托理财易引发金融体系泡沫 | 第22页 |
(五) 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容易产生腐败违规现象 | 第22页 |
(六) 受托方缺乏准入制度,资金安全得不到保证 | 第22-24页 |
第四章 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规模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 | 第24-29页 |
一、研究假设 | 第24-26页 |
二、研究变量定义、样本选择和数据描述 | 第26-28页 |
三、研究模型 | 第28-29页 |
第五章 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29-35页 |
一、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29-33页 |
二、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 第33-34页 |
三、研究不足 | 第34-3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35-40页 |
一、加强对上市公司资金的监管 | 第35-37页 |
(一) 加强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管制 | 第35-36页 |
(二) 完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 | 第36-37页 |
二、加大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监管 | 第37-38页 |
(一) 分散股权结构,加大国有股、法人股的减持力度 | 第37-38页 |
(二)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 第38页 |
三、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合理提高上市公司负债率 | 第38-40页 |
注释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后记 | 第42-43页 |
附表 | 第4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