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M642的网络视频传输系统研究与实现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 ·引言 | 第7页 |
| ·DSP技术的发展过程及最新进展 | 第7-11页 |
| ·DSP技术的发展过程 | 第7-9页 |
| ·C6000系列DSP介绍及其最近进展 | 第9-11页 |
| ·视频编码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 ·视频编码技术 | 第11-13页 |
| ·视频编码国际标准 | 第13页 |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 ·论文的内容结构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DM642视频处理板开发 | 第15-31页 |
| ·引言 | 第15页 |
| ·TMS320DM642介绍 | 第15-20页 |
| ·DM642概述 | 第15-16页 |
| ·C64x内核结构 | 第16-18页 |
| ·DM642外设接口 | 第18页 |
| ·DM642缓存 | 第18-20页 |
| ·DM642VPB设计方案 | 第20-26页 |
| ·系统电源设计 | 第20页 |
| ·视频的输入和输出 | 第20-22页 |
| ·地址空间的映射 | 第22-23页 |
| ·I~2C总线 | 第23-24页 |
| ·网络接口 | 第24-25页 |
| ·DM642VPB结构布局 | 第25-26页 |
| ·DM642VPB的调试 | 第26-31页 |
| ·外扩SDRAM | 第26页 |
| ·视频通道的驱动 | 第26-28页 |
| ·VGA输出 | 第28页 |
| ·程序从FLASH的引导 | 第28-29页 |
| ·调试总结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MPEG-4压缩标准 | 第31-53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视频压缩标准简介 | 第31-34页 |
| ·MPEG系列标准 | 第31-33页 |
| ·H.26x系列标准 | 第33-34页 |
| ·MPEG-4标准 | 第34-37页 |
| ·MPEG-4概述 | 第34-35页 |
| ·MPEG-4编码数据结构 | 第35页 |
| ·MPEG-4视频的框架和级别 | 第35-37页 |
| ·MPEG-4编码 | 第37-43页 |
| ·形状编码 | 第37页 |
| ·运动编码 | 第37-40页 |
| ·纹理编码 | 第40-43页 |
| ·码率控制 | 第43-50页 |
| ·码率控制及其算法 | 第43-45页 |
| ·RCBF码率控算法 | 第45-50页 |
| ·MPEG-4解码 | 第50-53页 |
| ·运动解码 | 第51页 |
| ·纹理解码 | 第51-53页 |
| 第四章 MPEG-4编解码算法移植与优化 | 第53-61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XVID的介绍 | 第53-55页 |
| ·XVID简介 | 第53页 |
| ·XVID特点 | 第53-55页 |
| ·DM642程序优化 | 第55-58页 |
| ·编译选项 | 第55-56页 |
| ·EDMA传输数据 | 第56页 |
| ·软件流水 | 第56-58页 |
| ·XVID到DM642的移植 | 第58-61页 |
| ·XVID算法的调整 | 第58-59页 |
| ·存储空间的分配 | 第59-60页 |
| ·编解码库的编译和调试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网络视频传输系统的实现 | 第61-73页 |
| ·引言 | 第61页 |
| ·DM642上的网路编程 | 第61-64页 |
| ·NDK介绍 | 第61-62页 |
| ·NDK的配置和使用 | 第62-63页 |
| ·DM642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 | 第63-64页 |
| ·DSP/BIOS操作系统 | 第64-68页 |
| ·DSP/BIOS程序开发模型 | 第64-66页 |
| ·RF5框架 | 第66-67页 |
| ·进程管理 | 第67-68页 |
| ·系统的实现 | 第68-73页 |
| ·Server/Client构架的搭建 | 第68-69页 |
| ·DM642VPB作为客户端 | 第69-71页 |
| ·PC机作为服务器端 | 第71页 |
| ·系统工作流程 | 第71-73页 |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3-75页 |
| ·总结 | 第73-74页 |
| ·展望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作者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