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先秦哲学(~前220年)论文--儒家论文

唐代三教同节现象的文化阐释--以七月十五日为中心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1页
 一、本课题研究的回顾第8-9页
 二、继续研究本课题的必要性第9-10页
 三、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第10-11页
第一章 唐代三教同日而节的史实第11-30页
 第一节 儒学背景下的鬼节第11-14页
  一、鬼节渊源第11-13页
  二、唐代的鬼节第13-14页
 第二节 道教的中元节第14-22页
  一、中元节的形成第14-16页
  二、唐代的中元节第16-22页
 第三节 佛教的盂兰盆节第22-30页
  一、孟兰盆节的来历第22-26页
  二、唐代的盂兰盆节第26-30页
第二章 三教同节现象的成因第30-55页
 第一节 唐代儒释道并行第30-42页
  一、唐代的开放政策第30-32页
  二、儒释道在唐代的发展第32-42页
 第二节 三教的斗争与融合第42-55页
  一、三教的相争与相融第43-50页
  二、三教与七月十五日的因缘第50-55页
第三章 三教七月十五节俗的比较分析第55-67页
 第一节 三教七月十五节俗第55-61页
  一、唐代鬼节风俗第55-57页
  二、中元节的基本特点第57-59页
  三、盂兰盆节的主要活动第59-61页
 第二节 三教节俗的异同第61-67页
  一、三教节俗的差异第61-62页
  二、三教节俗的相同之处第62-63页
  三、三教节俗的相互影响第63-67页
结语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致谢第74-7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孔子与老子天人观思想比较研究
下一篇:姚永概《孟子讲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