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打箭炉城镇的兴起与发展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8-11页 |
一 《清代打箭炉城镇的兴起与发展》之题目释义 | 第8-10页 |
二 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文献来源 | 第13-14页 |
一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页 |
二 文献来源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打箭炉城镇的兴起 | 第14-34页 |
第一节 地理条件与区位优势 | 第14-17页 |
第二节 政治历史环境 | 第17-23页 |
一 清政府加强对边区的治理 | 第17-19页 |
二 明正土司迁驻打箭炉及势力扩大 | 第19-23页 |
第三节 商贸带动 | 第23-34页 |
一 川藏茶马贸易 | 第23-24页 |
二 清代川藏茶叶贸易及其对打箭炉城发展的影响 | 第24-27页 |
三 锅庄贸易及其对打箭炉城发展的影响 | 第27-32页 |
四 运输业与手工业的兴起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打箭炉城镇风貌与社会结构 | 第34-53页 |
第一节 城镇建设 | 第34-39页 |
一 城垣 | 第34-35页 |
二 街道与桥梁 | 第35-36页 |
三 房屋建筑 | 第36-39页 |
第二节 城市管理体系 | 第39-44页 |
一 明正土司管理体系 | 第39-42页 |
二 清政府驻炉管理体系 | 第42-44页 |
第三节 城镇人口与主要社会阶层 | 第44-53页 |
一 喇嘛与教民 | 第46-49页 |
二 工商业者 | 第49-53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附录一 | 第59-60页 |
附录二 | 第60-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