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空间布局合理性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31页 |
·研究背景 | 第12-26页 |
·城市绿地的概念 | 第12-13页 |
·城市绿地的作用 | 第13-18页 |
·人们对于绿地认识的转变 | 第18-20页 |
·人们对绿地建设行动的转变 | 第20-22页 |
·城市绿地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 | 第22-2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4-2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6-28页 |
·研究目的 | 第26-27页 |
·研究意义 | 第27-28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8-29页 |
·基础理论性研究 | 第28页 |
·合理性评价模型 | 第28页 |
·实际案例研究 | 第28-29页 |
·研究框架(框图) | 第29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9-31页 |
·研究思路 | 第29-30页 |
·研究方法及手段 | 第30页 |
·研究手段 | 第30-31页 |
2. 国内外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研究综述 | 第31-42页 |
·城市绿地空间布局概念 | 第31页 |
·国内外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研究概述 | 第31-39页 |
·国外城市绿地空间规划发展沿革 | 第31-32页 |
·国内城市绿地空间布局规划发展沿革 | 第32-33页 |
·国内外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理论研究 | 第33-39页 |
·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研究 | 第39-42页 |
·区位规划理论 | 第39页 |
·景观规划与设计理论 | 第39-40页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40-41页 |
·公共设施服务理论 | 第41-42页 |
3 城市绿地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分析方法研究 | 第42-50页 |
·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及评价的思想与方法 | 第42-46页 |
·生态最优化途径及生态因子地图法 | 第42-43页 |
·阀限方法 | 第43-44页 |
·基于景观模型模拟和分析的生态规划方法 | 第44-45页 |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的方法 | 第45-46页 |
·GIS等技术在城市绿地空间布局评价中的应用 | 第46-50页 |
·GIS辅助分析决策 | 第47-48页 |
·国内外GIS技术在绿地空间布局研究中的应用 | 第48-50页 |
4 影响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的因素分析 | 第50-62页 |
·城市绿地合理布局的内涵 | 第50-51页 |
·城市绿地合理布局的重要意义 | 第51-55页 |
·保持城市生态平衡 | 第51-52页 |
·体现城市意象 | 第52-53页 |
·为城市居民服务 | 第53-54页 |
·城市防灾 | 第54页 |
·体现城市文化、促进城市发展 | 第54-55页 |
·影响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 | 第55-62页 |
·自然要素的影响 | 第55-58页 |
·社会条件的影响 | 第58-62页 |
5. 城市绿地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体系 | 第62-74页 |
·城市绿地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的任务 | 第62页 |
·评价的目标 | 第62-63页 |
·城市绿地空间布局评价指标体系 | 第63-74页 |
·评价因子选取的原则 | 第63-64页 |
·评价技术路线 | 第64-65页 |
·评价指标的筛选 | 第65-66页 |
·城市绿地空间布局评价指标体系表 | 第66-69页 |
·指标体系因子涵义及说明 | 第69-74页 |
6. 实证研究—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 | 第74-105页 |
·实证研究基础分析 | 第74-77页 |
·实证研究范围确定 | 第74-76页 |
·研究资料与手段 | 第76页 |
·研究区现状与绿化发展目标 | 第76-77页 |
·环境生态指标评价 | 第77-89页 |
·景观生态格局评价 | 第77-83页 |
·自然要素影响下的绿地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 | 第83-89页 |
·社会服务指标评价 | 第89-97页 |
·绿地可达性评价 | 第89-92页 |
·公园绿地服务水平评价 | 第92-97页 |
·城市用地经济需求评价 | 第97-100页 |
·评价因子等级的划分 | 第98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98-99页 |
·专题图的生成 | 第99-100页 |
·绿地空间布局合理性城市景观形象指标评价 | 第100-102页 |
·城市整体意象分析 | 第100-101页 |
·景观形象评价 | 第101-102页 |
·实证研究结论与规划建议 | 第102页 |
主要结论及规划建议 | 第102-10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05-108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05-106页 |
·主要创新 | 第106页 |
·主要不足 | 第106-107页 |
·主要建议 | 第107页 |
·对未来的展望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2页 |
附录A 图示索引 | 第112-113页 |
附录B 表格索引 | 第113-114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