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P2P技术的协作式反垃圾邮件过滤网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11页
   ·垃圾邮件的危害及其研究的必要性第8-10页
     ·垃圾邮件的危害第8-9页
     ·研究垃圾邮件必要性第9-10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0页
   ·本文的章节安排第10-11页
第2章 垃圾邮件与垃圾邮件过滤方法第11-29页
   ·垃圾邮件第11-12页
     ·垃圾邮件的概念第11页
     ·垃圾邮件产生的机理第11-12页
   ·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第12-17页
     ·垃圾邮件传送过程第13-14页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的介绍第14-16页
     ·常用的SMTP命令第16-17页
     ·SMTP的缺陷第17页
   ·邮件过滤技术研究方向第17-19页
   ·邮件过滤技术第19-25页
     ·从角色区分的过滤技术第19-20页
     ·基于方法区分的过滤技术第20-24页
     ·从网络部署上区分的过滤技术第24-25页
   ·贝叶斯过滤方法第25-28页
   ·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基于P2P技术的协作式邮件过滤网络的系统设计第29-47页
   ·基本思想第29-32页
     ·从网络部署上区分的过滤技术第30-31页
     ·系统工作流程图第31-32页
   ·系统中重要算法第32-41页
     ·近似文本匹配算法第32-35页
     ·邮件路由查询算法第35-38页
     ·兴趣社区的创建及其资源定位第38-39页
     ·主题近似度的计算第39-40页
     ·邮件评估算法第40-41页
   ·协作网中垃圾邮件知识的共享和报告机制第41-42页
   ·系统模块设计第42-46页
     ·服务器端的邮件过滤模块第42-43页
     ·客户端的过滤模块第43-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系统实现及性能分析第47-57页
   ·服务器端功能模块实现第47-48页
   ·客户端模块实现第48-50页
   ·系统性能分析第50-56页
     ·垃级邮件评判标准第50-52页
     ·系统过滤效果及分析第52-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结论第57-58页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教育信息资源配置为核心的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信息化环境下多样化作业的设计与实践--以七年级语文学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