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生物信息学与基因组研究概况 | 第10页 |
·基因的电子克隆 | 第10页 |
·候选基因分析方法 | 第10-11页 |
·牛肉质性状与繁殖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s,FABPs)基因 | 第11-12页 |
·钙蛋白酶抑制蛋白基因(Calpastatin,CAST) | 第12-13页 |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Adipocyte determin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dependent factor 1, ADD1) | 第13页 |
·骨形态发生蛋白15 基因(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15, BMP15) | 第13-14页 |
·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 GDF9) | 第14-15页 |
·MYOD1 基因和RXRG 基因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生肌决定因子I 基因(Myostatin1 ,MyoD1) | 第15-16页 |
·视黄素X 受体γ(Retinoid X receptor-gamma, RXRG) | 第16-17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31页 |
·试验材料 | 第19-21页 |
·用于新基因分离的组织样品 | 第19页 |
·用于分子标记的DNA 样品 | 第19页 |
·主要试剂及来源 | 第19-20页 |
·主要设备及来源 | 第20-21页 |
·主要分子生物学数据库及软件 | 第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31页 |
·候选基因cDNA 的克隆 | 第21-24页 |
·候选基因SNPs 的筛查 | 第24-27页 |
·标记与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27-3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1-40页 |
·RXRG 基因的克隆、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1-34页 |
·总RNA 的提取与检测 | 第31页 |
·RXRG 基因的cDNA 克隆与序列鉴定 | 第31-32页 |
·牛RXRG 基因与其他哺乳动物RXRG 基因cDNA 序列的同源性比较 | 第32页 |
·组织表达谱分析 | 第32-33页 |
·牛RXRG 基因与其它动物的氨基酸序列的遗传进化树分析 | 第33-34页 |
·RXRG 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 | 第34-37页 |
·RXRG 基因SNPs 的筛查结果 | 第34页 |
·A1941G 突变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 | 第34-35页 |
·A1941G 位点的群体遗传学分析 | 第35-36页 |
·RXRG 基因突变位点多态性与单、双胎性状之间的关联分析 | 第36-37页 |
·MYOD1 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 | 第37-40页 |
·MyoD1 基因SNPs 的筛查结果 | 第37页 |
·C1867T 突变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 | 第37-38页 |
·C1867T 位点的群体遗传学分析 | 第38-39页 |
·MyoD1 基因C1867T 位点多态性与部分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0-44页 |
·关于牛肌肉组织总RNA 的提取 | 第40页 |
·关于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 第40页 |
·关于总RNA 的提取过程 | 第40页 |
·关于RT-PCR 技术和PCR 产物的克隆 | 第40页 |
·关于RXRG 基因的克隆 | 第40-41页 |
·关于SNPS 的筛查与鉴定 | 第41-42页 |
·关于基因的多态性 | 第42页 |
·SNPS 与生产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42-4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4-45页 |
·研究结果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