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绪论 | 第7-11页 |
(一) 选题的背景 | 第7-8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8-11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二、公众参与立法的理论基础 | 第11-18页 |
(一) 公众参与的定义 | 第11-13页 |
(二) 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及发展 | 第13-18页 |
三、国外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制度 | 第18-24页 |
(一) 日本的公众评议制度 | 第18-19页 |
(二) 英国的政府咨询制度 | 第19-20页 |
(三) 美国的公告制度 | 第20-24页 |
四、我国公众参与立法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 第24-34页 |
(一) 我国公众参与立法的历史发展 | 第24-27页 |
(二) 我国公众参与立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7-32页 |
(三) 公众参与立法产生的问题 | 第32-34页 |
五、完善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立法的途径 | 第34-43页 |
(一) 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制度 | 第34-37页 |
(二) 完善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程序,加强行政立法的民主性 | 第37-40页 |
(三) 搭建公众参与的“阳光平台” | 第40-41页 |
(四) 利用市场机制推进立法的公共参与 | 第41页 |
(五) 加大立法信息的公开程度 | 第41页 |
(六) 利用互联网络公开立法信息 | 第41-42页 |
(七) 充分发挥不同利益集团的作用 | 第42-43页 |
六、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