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紫球藻培养条件的优化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1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 ·微藻的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 ·微藻的药学研究 | 第12-13页 | 
| ·微藻饵料 | 第13-14页 | 
| ·紫球藻的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 ·环境条件 | 第15-16页 | 
| ·紫球藻活性物质 | 第16-19页 | 
| ·高不饱和脂肪酸 | 第16-17页 | 
| ·多糖 | 第17-19页 | 
| ·B-藻红蛋白 | 第19页 | 
| ·反应器培养 | 第19-22页 | 
|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 | 第22-23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紫球藻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24-3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 ·药品 | 第25页 | 
| ·实验藻种 | 第25页 | 
| ·优化培养基配方 | 第25页 | 
| ·培养条件 | 第25-26页 | 
| ·藻体细胞的计数 | 第26页 | 
| ·藻体生物量干重与藻体生长的测量 | 第26页 | 
| ·多糖的测定 | 第26页 | 
| ·考察单因素对紫球藻生长的影响 | 第26-2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5页 | 
| ·紫球藻的优质纯种选育 | 第27页 | 
| ·平板分离 | 第27页 | 
| ·单一藻株的复筛 | 第27页 | 
| ·紫球藻细胞数量、生物量干重与光密度值的关系 | 第27-29页 | 
| ·初始pH 对紫球藻生长及多糖的影响 | 第29-31页 | 
| ·接种量对紫球藻生长及多糖的影响 | 第31-32页 | 
| ·不同氮源对紫球藻生长及多糖的影响 | 第32-34页 | 
| ·肌醇的对紫球藻生长及多糖的影响 | 第34-35页 | 
| ·讨论 | 第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紫球藻光衰减模型的确定及生长参数的测定 | 第36-5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9页 | 
|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 ·实验藻种 | 第36页 | 
| ·优化培养基配方 | 第36-37页 | 
| ·不同光径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 | 第37页 | 
| ·光衰减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 ·紫球藻总消光系数α的测定 | 第37-38页 | 
| ·不同光径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平均光强的计算 | 第38页 | 
| ·不同光径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光衰减规律测定 | 第38页 | 
| ·生长参数的测定的方法 | 第38-39页 | 
| ·藻密度的测定 | 第38页 | 
| ·pH 的测定 | 第38页 | 
| ·溶解氧的测定 | 第38-39页 | 
| ·基质磷源的测定 | 第39页 | 
| ·基质氮源的测定 | 第3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9页 | 
| ·光衰减模型 | 第39-45页 | 
| ·光在紫球藻藻液中的衰减情况 | 第39-41页 | 
| ·光生物反应器平均光强的计算 | 第41-43页 | 
| ·紫球藻在平板反应器中透过光强的变化 | 第43-44页 | 
| ·讨论 | 第44-45页 | 
| ·生长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45-49页 | 
| ·藻密度的生长曲线 | 第45-46页 | 
| ·溶解氧的变化曲线 | 第46页 | 
| ·pH 的变化曲线 | 第46-47页 | 
| ·透过光强的变化曲线 | 第47-48页 | 
| ·基质氮源的变化 | 第48-49页 | 
| ·基质磷源的变化 | 第49页 | 
| ·小结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紫球藻在平板反应器中培养工艺的优化控制 | 第51-6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1-53页 | 
|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 ·半连续培养方法 | 第52页 | 
| ·流加培养方法 | 第52-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0页 | 
| ·半连续培养 | 第53-57页 | 
| ·均匀设计及实验结果 | 第53-54页 | 
| ·建立以细胞总采收量目标的回归方程 | 第54-55页 | 
| ·建立以多糖总采收量目标的回归方程 | 第55-56页 | 
| ·半连续培养条件优化结果 | 第56-57页 | 
| ·流加培养 | 第57-60页 | 
| ·均匀设计及实验结果 | 第57页 | 
| ·建立以最大细胞浓度为目标的回归方程 | 第57-58页 | 
| ·建立以多糖产量为目标的回归方程 | 第58-59页 | 
| ·流加培养条件优化结果 | 第59-60页 | 
| ·小结 | 第60-62页 | 
| 第五章 总结 | 第62-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