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妇产科论文--现代医学妇产科疾病论文

补肾中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抑素的影响和机理探讨

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部分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8页
 一、卵泡抑素的研究第11-14页
  (一) 关于INH-FS -ACT 系统第11-13页
  (二) 卵泡抑素对卵泡的影响第13页
  (三) 卵泡抑素对排卵期的影响第13页
  (四) 卵泡抑素对妊娠的影响第13-14页
 二、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卵泡抑素第14-15页
 三、补肾中药对生殖系统的影响第15-18页
  (一) 补肾中药对卵泡的影响第15-16页
  (二) 补肾中药对子宫的影响第16页
  (三) 补肾中药对妊娠的影响第16-18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18-45页
 一、研究对象第18-20页
  (一) 病例来源第18页
  (二) 诊断标准第18-19页
  (三) 试验病例标准第19-20页
  (四) IVF-ET 周期前病人准备第20页
 二、研究方法第20-23页
  (一) 临床分组第20-21页
  (二) 药物、实验室设备及培养液第21-22页
  (三) 方法第22-23页
  (四) 观察项目第23页
  (五) 统计方法第23页
 三、一般资料第23-25页
  (一) 中西药组与西药组患者年龄(岁)分布比较(见表1)第23-24页
  (二) 中西药组与西药组患者病程分布(年)比较(见表2)第24页
  (三) 中西药组与西药组患者孕产史分布比较(见表3)第24页
  (四) 中西药组与西药组患者治疗前肾虚证候积分比较(见表4)第24-25页
 四、研究结果第25-29页
  (一) 中西药组与西药组患者IVF 降调节后肾虚证候积分比较(见表5)第25页
  (二) 中西药组与西药组患者IVF 治疗后肾虚证候积分比较(见表6)第25页
  (三) 中西药组与西药组患者 IVF 降调节后 FSH 比较(见表 7)第25页
  (四) 中西药组与西药组患者 IVF 降调节后窦卵泡数比较(见表 8)第25-26页
  (五) 中西药组与西药组患者 HCG 日 B 超卵泡数比较(见表 9)第26页
  (六) 中西药组与西药组患者取卵数比较(见表10)第26页
  (七) 中西药组与西药组患者优质卵率比较(见表11)第26页
  (八) 中西药组与西药组患者卵泡液FS 比较(见表12)第26-27页
  (九) 中西药组与西药组取卵数≥20 个患者人数比较(见表13)第27页
  (十) 中西药组与西药组取卵数≥20 个者卵泡液FS 比较(见表14)第27页
  (十一) 中西药组与西药组取卵数≥20 个者优质卵率比较(见表15)第27页
  (十二) 肾虚证候积分与FS 的相关性分析(见表16、图1 )第27-28页
  (十三) 优质卵率与FS的相关性分析(见表17、图2 )第28页
  (十四) 中西药组与西药组取卵数≥20 个者降调节后的血 FSH 卵泡液中的 FS 相 关性分析比较(见表 18)第28-29页
 五、讨论第29-45页
  (一) 二至天癸颗粒组方分析第29-32页
  (二) 研究结果分析第32-45页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第45-62页
 一、材料与方法第45-50页
  (一) 实验材料第45-46页
  (二) 实验方法第46-50页
 二、结果第50-54页
  (一) 大鼠一般状态第50页
  (二) 大鼠动情周期变化第50-51页
  (三) 大鼠子宫、卵巢、胰腺、肾上腺外观及脏器指数比较(见表19)第51页
  (四) 大鼠子宫、卵巢、胰腺、肾上腺形态学比较第51-52页
  (五) 各组大鼠卵泡数比较(见表20 )第52-53页
  (六) 大鼠卵巢、子宫、肾上腺、胰腺FSmRNA 含量表达第53页
  (七) 大鼠卵巢、子宫、肾上腺、胰腺FSmRNA含量(阳性率)比较(见表21)第53页
  (八) 大鼠血清FS 的比较(见表22)第53-54页
 三、讨论第54-62页
  (一) 关于PCOS 动物模型第54-55页
  (二) 大鼠PCOS 模型血清FS 的变化第55页
  (三) PCOS 模型组织FSmRNA 的变化第55-59页
  (四) 中医学肾与卵巢的关系第59-60页
  (五) 不足和展望第60-62页
第四部分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3页
综述第73-78页
附录第78-81页
英文缩略词第81-83页
致谢第83-84页
查新报告第84-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泽泻汤对代谢综合征大鼠治疗作用及机理的探讨
下一篇:急性脑梗塞患病人群入院前血浊证的流行病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