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中草药制剂的生产论文

基于理化—生物关联检测的中药(板蓝根)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初步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第一节 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概念和范畴第9-10页
 第二节 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模式和方法概述第10-12页
 第三节 针对制剂单元操作的中药过程质量控制的模式和方法第12-14页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目标第14-16页
 第五节 模式药物板蓝根的选择依据和研究概述第16-19页
第二章 样品的采集、加工、制备第19-25页
 第一节 板蓝根药材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第19-20页
 第二节 板蓝根水提液不同干燥工艺样品的制备第20-24页
 第三节 板蓝根颗粒剂的制备第24-25页
第三章 基于理化检测的板蓝根阶段产品质量分析第25-33页
 第一节 板蓝根阶段产品的化学组分分析第25-28页
 第二节 板蓝根阶段产品的化学指纹图谱建立及分析第28-32页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板蓝根水提液干燥工艺样品的制备与质量分析第33-61页
 第一节 板蓝根水提液干燥工艺样品的理化性质分析第33-35页
 第二节 板蓝根水提液不同干燥工艺样品的化学组分定性定量分析第35-49页
   ·板蓝根中主要化学组分含量测定第35-43页
   ·化学指纹图谱分析第43-48页
   ·小结第48-49页
 第三节 板蓝根水提液不同干燥工艺样品化学组分含量及指纹图谱数据分析第49-61页
   ·板蓝根水提液不同干燥工艺样品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分析第49-51页
   ·板蓝根干燥工艺参数与样品化学成分含量波动关系研究第51-55页
   ·不同工艺条件和板蓝根样品含量敏感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第55-59页
   ·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基于生物热动力学表达的板蓝根生物活性检测 方法研究第61-82页
 第一节 生物热动力学方法简介第61-66页
   ·生物热动力学法用于中药生物活性检测的基本原理第61-62页
   ·生物热活性检测技术的特点第62-63页
   ·生物热活性测定的主要仪器及方法第63-64页
   ·生物热动力学特征参数信息的提取和分析处理第64-66页
 第二节 基于生物热动力学法的板蓝根活性检测方法系统考察第66-71页
   ·生物热动力学方法检测条件的优化第66-69页
   ·生物热活性检测的方法学考察第69-71页
 第三节 基于生物热活性检测的板蓝根阶段样品测定第71-82页
   ·仪器与材料第71页
   ·试验方法第71-72页
   ·试验结果第72-81页
   ·讨论第81-82页
第六章 基于管碟法的板蓝根抗菌效价检测研究结果第82-84页
第七章 综合分析第84-102页
 第一节 板蓝根阶段产品质量数据分析第84-92页
   ·板蓝根阶段产品的化学信息递变规律分析第84-86页
   ·板蓝根阶段产品的效价递变规律分析第86-88页
   ·板蓝根阶段产品的生物热活性递变规律第88-92页
 第二节 板蓝根水提液不同干燥工艺样品质量数据分析第92-101页
   ·板蓝根水提液同一干燥工艺不同条件样品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的对应分析第92-96页
   ·板蓝根水提液不同干燥工艺条件样品聚类分析第96-98页
   ·板蓝根水提液不同干燥工艺样品判别方程的建立第98-101页
 第三节 小结第101-102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02-109页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第102-103页
 第二节 问题与展望第103-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附录一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113-114页
附录二 综述第114-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于活性污泥性能评价的微生物群落芯片的研制
下一篇:用微卫星DNA标记技术建立猕猴遗传检测方法及对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