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18页 |
| ·交流调速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 ·我国串级调速系统的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 ·国外串级调速系统的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 ·串级调速的控制策略 | 第13-16页 |
| ·异步电动机的选择 | 第13-14页 |
| ·双闭环控制方式的采用 | 第14页 |
| ·逆变结构的选择 | 第14-16页 |
|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 2 内反馈异步电机串级调速系统 | 第18-28页 |
| ·异步电机串级调速系统的原理 | 第18-19页 |
| ·内反馈串级调速电动机 | 第19-21页 |
| ·内反馈电机结构 | 第19页 |
| ·内反馈电机磁平衡方程 | 第19-20页 |
| ·内反馈电机功率平衡方程 | 第20-21页 |
| ·内反馈斩波串级调速系统的数学建模 | 第21-24页 |
| ·串级调速功率因数 | 第24-28页 |
| ·串调系统的总功率因数分析 | 第24-25页 |
| ·改善串级调速功率因数的措施 | 第25-28页 |
| 3 内反馈斩波串级调速的数字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28-65页 |
| ·微控制芯片TMS320LF2407A | 第28-30页 |
| ·微处理器DSP 概述 | 第28-29页 |
| ·TMS320LF2407A 简介 | 第29-30页 |
| ·双闭环控制器的设计 | 第30-44页 |
| ·斩波串调电流环设计 | 第31-34页 |
| ·斩波串调速度环设计 | 第34-40页 |
| ·数字PID 控制器的设计 | 第40-42页 |
| ·采样数据处理程序 | 第42-44页 |
| ·系统控制电路图的设计 | 第44-50页 |
| ·ADC 采样电路 | 第45-46页 |
| ·PWM 脉冲发生器的设计 | 第46页 |
| ·IGBT 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46-48页 |
| ·IGBT 关断缓冲吸收电路的设计 | 第48-49页 |
| ·I/O 接口电路 | 第49-50页 |
| ·控制方式的设定 | 第50-51页 |
| ·系统的启动方式设计 | 第51-53页 |
| ·PWM 整流器控制系统设计 | 第53-61页 |
| ·PWM 整流器的控制策略 | 第53-55页 |
| ·电流内环控制器设计 | 第55-56页 |
| ·电压外环控制器设计 | 第56-59页 |
| ·PWM 整流器的matlab/simulink 仿真 | 第59-61页 |
| ·斩波DSP 与工艺控制PLC 间串行通信设计 | 第61-65页 |
| ·DSP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 | 第62页 |
| ·串行通信程序实现 | 第62-65页 |
| 4 系统主电路设计及其参数计算 | 第65-71页 |
| ·系统主电路的设计 | 第65页 |
| ·功率器件的选取 | 第65-71页 |
| ·整流二极管的参数计算 | 第65-66页 |
| ·IGBT 的参数计算 | 第66-67页 |
| ·平波电感参数计算 | 第67-68页 |
| ·RCD 网络参数的计算 | 第68-69页 |
| ·储能电容C 的参数计算 | 第69-71页 |
| 5 系统测试 | 第71-76页 |
| ·控制板测试及运行结果 | 第71-73页 |
| ·系统测试时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 第73-76页 |
| ·采样显示值的校正 | 第73-74页 |
| ·频敏变阻器切除时造成的失控 | 第74-75页 |
| ·电机转速波动比较大 | 第75页 |
| ·空载调速速度难以降速 | 第75-76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 ·结论 | 第76页 |
| ·展望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