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一) 现场观察法 | 第9页 |
(二) 文献研究法 | 第9-10页 |
(三) 统计法 | 第10页 |
(四) 问卷调查法 | 第10页 |
(五) 访谈法 | 第10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一) 语文教材 | 第10-11页 |
(二) 编排体系 | 第11页 |
(三) 单元教学 | 第11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第一章 初中语文教材体系编排需注意的相关问题 | 第15-25页 |
第一节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语文教材的编排 | 第15-19页 |
一、语文学科必须张扬自己的个性——工具性 | 第15-18页 |
二、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应文道兼顾,一课一得 | 第18页 |
三、语文教材体系的编排要因“任”而异 | 第18-19页 |
第二节 语文教材编排的原则 | 第19-24页 |
一、讲究学科性质的内在统一 | 第19-21页 |
二、追求体系结构的整体性功能 | 第21-22页 |
三、重视内容的时代性、趣味性和创新意识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特点及值得商榷之处 | 第25-34页 |
第一节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 | 第25-27页 |
一、追求语文教学的综合效应,强调整体功能 | 第25-26页 |
二、构建全新语文实践体系,具有时代性、趣味性和创新意识 | 第26-27页 |
第二节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排体系值得商榷之处 | 第27-33页 |
一、单元选文的组合标准不统一 | 第28-29页 |
二、单元内容和结构的关系不合理 | 第29-31页 |
三、先“道”后“文”不符合语文的特性 | 第31页 |
四、给实际教学带来不便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初中语文教材编排的构想——以能力组元 | 第34-47页 |
第一节 能力训练的合理过程——因文悟道,文道合一 | 第34-36页 |
一、认读、理解能力的训练是培养赏析能力的基础 | 第34-35页 |
二、“因文悟道,文道合一”符合语文学科的性质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单元仍是组织教材的首选 | 第36-39页 |
一、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 第36-38页 |
二、按单元编排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 第38-39页 |
第三节 以能力组元——文为经,道为纬 | 第39-46页 |
一、以能力组元的优越性 | 第39-40页 |
二、遵循以“文为经,道为纬”的原则 | 第40-42页 |
三、能力组元编排的具体设想 | 第42-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