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二、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内涵 | 第9-14页 |
(一)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概念 | 第9-11页 |
(二)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构成要件 | 第11-13页 |
(三)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本质 | 第13页 |
(四)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类型 | 第13-14页 |
三、不真正连带债务与临近法律制度的辨析 | 第14-21页 |
(一) 不真正连带债务与请求权竞合之比较 | 第14页 |
(二) 不真正连带债务与请求权聚合之比较 | 第14-15页 |
(三) 不真正连带债务与连带债务之比较 | 第15-16页 |
(四) 不真正连带债务与按份债务之比较 | 第16-17页 |
(五) 不真正连带债务与共同过失侵权之比较 | 第17页 |
(六) 不真正连带债务与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之比较 | 第17-18页 |
(七) 不真正连带债务与共同危险行为之比较 | 第18-19页 |
(八) 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补充责任之比较 | 第19-21页 |
四、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效力考察 | 第21-26页 |
(一)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对外效力 | 第21-22页 |
1.债权人享有的权利 | 第21-22页 |
2.对债务人一人所生事项的效力 | 第22页 |
(二)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对内效力 | 第22-26页 |
1.求偿权产生的条件 | 第22-23页 |
2.求偿权的取得 | 第23-24页 |
3.求偿权的行使 | 第24-26页 |
五、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在我国的司法运作 | 第26-38页 |
(一) 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在我国立法上的体现 | 第26-29页 |
1.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关于不真正连带债务的立法规定 | 第26-27页 |
2.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29页 |
(二) 对于我国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 第29-30页 |
(三) 现行法律制度下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的运行 | 第30-36页 |
1.不真正连带债务案件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则 | 第30-31页 |
2.不真正连带债务案件诉讼程序相关问题 | 第31-36页 |
(四) 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在我国的建构 | 第36-38页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1-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