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30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5-2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5-1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8-21页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1-26页 |
一、创新投资 | 第21-23页 |
二、财政激励政策 | 第23-24页 |
三、融资结构 | 第24-26页 |
第三节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26-30页 |
一、研究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27-28页 |
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28-29页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29-3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30-41页 |
第一节 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 | 第30-33页 |
一、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 第30-32页 |
二、财政补贴对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 | 第32-33页 |
第二节 税收减免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 | 第33-36页 |
一、税收减免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 第33-35页 |
二、税收减免对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 | 第35-36页 |
第三节 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对创新投资影响的比较 | 第36-41页 |
一、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对创新投资影响的差异 | 第36-37页 |
二、融资结构对财政政策与创新投资的中介效应 | 第37-38页 |
三、影响企业创新投资的因素 | 第38-40页 |
四、简要评述 | 第40-41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分析 | 第41-51页 |
第一节 创新资源配置最优的影响因素 | 第41-47页 |
一、金融市场的不完全 | 第41-42页 |
二、政府干预 | 第42-43页 |
三、正外部性和公共物品 | 第43-45页 |
四、信息不对称 | 第45-47页 |
第二节 财政政策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作用机理 | 第47-51页 |
一、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 | 第47-49页 |
二、创新投资的价值理论 | 第49-51页 |
第四章 我国鼓励创新的财政政策现状及国际经验借鉴 | 第51-73页 |
第一节 我国创新投入及金融支持现状 | 第51-58页 |
一、中国创新投入现状 | 第51-54页 |
二、中国创新投资的金融支持及不足 | 第54-58页 |
第二节 我国激励创新的财政政策及国际经验借鉴 | 第58-73页 |
一、财政科技支出 | 第59-63页 |
二、减免税政策 | 第63-65页 |
三、财政补助和税收减免的比较 | 第65-66页 |
四、深圳市财政政策支持企业创新投资的案例分析 | 第66-70页 |
五、国际经验借鉴 | 第70-73页 |
第五章 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73-105页 |
第一节 财政补贴对制造业创新投资影响的研究 | 第73-87页 |
一、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第74-77页 |
二、实证研究设计 | 第77-86页 |
三、结论与启示 | 第86-87页 |
第二节 财政补助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投资影响的研究 | 第87-105页 |
一、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第89-93页 |
二、数据和计量模型 | 第93-95页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95-98页 |
四、影响机制检验结果 | 第98-103页 |
五、结论与启示 | 第103-105页 |
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减免对制造业创新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105-123页 |
第一节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第105-109页 |
一、企业所得税减免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 | 第105-107页 |
二、企业所得税减免对融资结构的影响 | 第107-109页 |
第二节 实证研究分析 | 第109-113页 |
一、研究设计 | 第109-111页 |
二、实证检验结果 | 第111-113页 |
第三节 影响机制检验 | 第113-121页 |
一、中介效应模型的设定 | 第113页 |
二、融资结构影响机制检验 | 第113-114页 |
三、分地区影响机制检验 | 第114-117页 |
四、分企业属性影响机制检验 | 第117-119页 |
五、分企业规模影响机制检验 | 第119-121页 |
第四节 结论与启示 | 第121-123页 |
第七章 财政补助与税收减免对企业创新投资影响的比较 | 第123-146页 |
第一节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第124-128页 |
一、融资结构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二、财政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 第125-127页 |
三、财政激励政策对融资结构的影响 | 第127-128页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128-130页 |
一、模型设定 | 第128页 |
二、变量设置及定义 | 第128-130页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第130-133页 |
一、全样本及分地区企业实证结果分析 | 第130-131页 |
二、异质性企业实证结果分析 | 第131-132页 |
三、企业生命周期实证结果分析 | 第132-133页 |
第四节 影响机制检验 | 第133-144页 |
一、影响机制检验模型 | 第133页 |
二、全样本企业影响机制检验结果分析 | 第133-134页 |
三、分地区影响机制检验结果分析 | 第134-136页 |
四、分企业属性影响机制检验结果分析 | 第136-138页 |
五、分企业规模影响机制检验结果分析 | 第138-141页 |
六、企业生命周期影响机制检验结果分析 | 第141-144页 |
第五节 结论与启示 | 第144-146页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146-151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146-147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147-150页 |
第三节 未来研究展望 | 第150-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9页 |
致谢 | 第159-16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