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基于光谱的小麦氮素营养监测与追肥调控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立题依据第10-21页
 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2 作物氮素营养诊断的方法第11-15页
   ·作物氮素诊断的传统方法第11-13页
     ·作物缺肥外观诊断第11-12页
     ·作物缺氮化学诊断第12-13页
   ·作物氮素营养监测与诊断的现代技术第13-15页
     ·基于叶色卡的氮素营养诊断第13页
     ·基于叶绿素仪的氮素营养监测与诊断第13-14页
     ·基于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的氮素营养监测与诊断第14页
     ·利用机器视觉进行氮素营养监测与诊断第14页
     ·基于光谱遥感的氮素营养监测与诊断第14-15页
 3 作物调控施氮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基于叶色卡的调控施氮研究第15页
   ·基于遥感技术调控施氮技术研究第15-16页
 4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参考文献第17-21页
第二章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第21-28页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7页
   ·试验设计第21-23页
   ·数据获取方法第23-24页
   ·数据分析与利用第24-27页
 参考文献第27-28页
第三章 基于叶片SPAD值与冠层反射光谱的小麦干物质与氮素营养监测第28-4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9页
   ·试验设计第29页
   ·SPAD值测定第29页
   ·冠层光谱数据测定第29页
   ·农学参数测定第2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9-36页
   ·叶片、植株干重与SPAD值和光谱参数的关系第29-32页
   ·叶片、植株氮含量与SPAD值和光谱指数的关系第32-34页
   ·叶片、植株氮积累量与SPAD值和光谱指数的关系第34-36页
 3 小结与讨论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第四章 基于光谱遥感信息的小麦追氮调控技术研究第41-5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1-44页
   ·试验设计第41-42页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42页
   ·诊断调控算法第42-44页
   ·数据分析与利用第4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4-49页
   ·不同氮肥运筹处理下群体干物质积累特征第44页
   ·不同氮肥运筹处理下植株氮含量变化特征第44-46页
   ·不同氮肥运筹处理下植株氮积累量的变化特征第46页
   ·不同氮肥运筹处理的产量及产量性状特征第46-47页
   ·不同氮肥运筹处理的小麦籽粒品质分析第47-49页
   ·基于遥感信息的氮肥调控技术效益分析第49页
 3 结论与讨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第五章 小麦冠层氮素敏感光谱参数与叶片SPAD值的动态特征第54-6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4-55页
   ·试验设计第54-55页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5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5-60页
   ·不同氮肥处理下的光谱参数变化特征第55-57页
   ·不同氮肥处理下叶片SPAD值的变化特征第57-58页
   ·敏感生育时期各参数与产量的关系及适宜指标第58-60页
 3 讨论与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第65-72页
 1 讨论第65-68页
   ·小麦干物质积累与氮素营养监测第65-66页
   ·基于光谱遥感的小麦氮肥调控第66页
   ·小麦氮素敏感光谱参数与叶片SPAD值的动态特征第66-67页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第67页
   ·今后的研究设想第67-68页
 2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秃头麦—泰山1号重组自交系群体抗穗发芽QTL的定位
下一篇:粳型短日不育新种质5021S不育性的遗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