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 我国职务犯罪初查的概述 | 第9-12页 |
(一) 初查形成的背景 | 第9页 |
(二) 初查的形成和发展 | 第9-12页 |
二 我国职务犯罪初查的性质 | 第12-17页 |
(一) 初查的渊源 | 第12-13页 |
(二) 初查性质的法理分析 | 第13-17页 |
1、理论上的争议 | 第13-14页 |
2、初查是诉讼行为还是行政行为 | 第14-15页 |
3、初查的本质是不是侦查 | 第15-17页 |
三 我国职务犯罪初查的法律定位 | 第17-23页 |
(一) 理论上的争议 | 第17-20页 |
1、支持说 | 第17-18页 |
2、反对说 | 第18页 |
3、改革完善说 | 第18-20页 |
(二) 初查的合法性 | 第20-23页 |
1、立法已将初查程序隐含其中 | 第20-21页 |
2、初查作为任意侦查,法无规定也可行使 | 第21-23页 |
四 我国职务犯罪初查的现状 | 第23-28页 |
(一) 初查的积极作用 | 第23-24页 |
1、初查是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实际需要 | 第23页 |
2、初查有利于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犯罪事实,避免错案发生 | 第23-24页 |
3、初查为侦查程序的启动提供合法依据,预防侦查权的滥用 | 第24页 |
(二) 初查的缺陷 | 第24-28页 |
1、法律地位不明确 | 第24-25页 |
2、初查运作机制不完善 | 第25-26页 |
3、对初查缺乏有效监督 | 第26-28页 |
五 国外初查制度的考察与借鉴 | 第28-34页 |
(一) 初查的比较法考察 | 第28-32页 |
1、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制度 | 第28-30页 |
2、英美法系国家的相关制度 | 第30-31页 |
3、前苏联的相关制度 | 第31-32页 |
(二) 启示和借鉴 | 第32-34页 |
六 我国职务犯罪初查的改革与完善 | 第34-37页 |
(一) 初查改革的立法建议 | 第34-35页 |
(二) 初查的实践完善 | 第35-37页 |
1、加强初查的规范化建设 | 第35页 |
2、初查应当有时限规定 | 第35-36页 |
3、强化和完善对初查的内外部监督机制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