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LED光源的发展史 | 第10页 |
·白光LED技术 | 第10-14页 |
·白光LED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 第10-12页 |
·白光LED的实现方法 | 第12-13页 |
·白光LED的应用 | 第13-14页 |
·白光LED用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硫化物体系蓝色荧光粉 | 第15页 |
·硅基氮化物体系蓝色荧光粉 | 第15页 |
·铝酸盐体系蓝色荧光粉 | 第15-16页 |
·硅酸盐体系蓝色荧光粉 | 第16-19页 |
·磷酸盐体系蓝色荧光粉 | 第19-20页 |
·其他蓝色荧光粉 | 第20-21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性 | 第21-23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2章 实验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药品及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药品试剂 | 第23页 |
·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材料的制备 | 第24-25页 |
·主要表征手段及其对应的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粉末X射线衍射 | 第25页 |
·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 | 第25页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第25页 |
·激光粒度分布仪 | 第25页 |
·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 | 第25-26页 |
第3章 Sr_2MgSi_2O_7:Eu~(2+)蓝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光谱性质 | 第26-42页 |
·引言 | 第26-27页 |
·NaF助熔剂对Sr_2MgSi_2O_7:Eu~(2+)荧光粉结构及发光性能影响 | 第27-33页 |
·材料制备 | 第27页 |
·物相和形貌分析 | 第27-30页 |
·Sr_2MgSi_2O_7:Eu~(2+)荧光粉光谱性质 | 第30-31页 |
·不同浓度NaF助熔剂对Sr_2MgSi_2O_7:Eu~(2+)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不同样品粒径对Sr_2MgSi_2O_7:0.06Eu~(2+)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Gd~(3+),Mn~(2+)掺杂对Sr_2MgSi_2O_7:Eu~(2+)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33-37页 |
·材料制备 | 第33页 |
·物相分析 | 第33-34页 |
·Sr_2MgSi_2O_7:Gd~(3+)样品的光谱特性 | 第34页 |
·Sr_2MgSi_2O_7:Eu~(2+),Gd~(3+)样品的光谱特性 | 第34-36页 |
·Sr_2MgSi_2O_7:Mn~(2+)样品的光谱特性 | 第36页 |
·Sr_2MgSi_2O_7:Eu~(2+),Mn~(2+)样品的光谱特性 | 第36-37页 |
·Zn~(2+),Zr~(4+)掺杂对Sr_2MgSi_2O_7:Eu~(2+)荧光粉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37-42页 |
·材料制备 | 第37页 |
·物相分析 | 第37-39页 |
·掺杂不同浓度Zn~(2+)的Sr_2MgSi_2O_7:0.06Eu~(2+)荧光粉光谱性质 | 第39-40页 |
·掺杂不同浓度Zr~(4+)的Sr_2MgSi_2O_7:0.06Eu~(2+)荧光粉光谱性质 | 第40-42页 |
第4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Sr_2MgSi_2O_7:Eu~(2+),Bi~(3+)荧光粉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的研究 | 第42-49页 |
·引言 | 第42页 |
·材料制备 | 第42-44页 |
·掺杂Bi~(3+)的Sr_2MgSi_2O_7:Eu~(2+)荧光粉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的结构变化 | 第44页 |
·样品物相分析 | 第44-45页 |
·样品的光谱分析 | 第45-48页 |
·Sr_2MgSi_2O_7:Bi~(3+)样品的发光性能 | 第45-46页 |
·Sr_2MgSi_2O_7:Eu~(2+)样品的发光性能 | 第46-47页 |
·掺杂不同浓度的Bi~(3+)的Sr_2MgSi_2O_7:0.05Eu~(2+)样品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