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第一章 鲤鲫杂交和鲤鱼雌核发育的研究现状及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11-30页 |
| ·鲤鱼、鲫鱼育种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鲤鱼育种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鲫鱼育种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鲤鲫杂交育种 | 第13-15页 |
| ·鱼类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 第13页 |
| ·鲤鲫杂交育种产生多倍体子代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鱼类的雌核发育 | 第15-20页 |
| ·鱼类的天然雌核发育 | 第15-16页 |
| ·鱼类的人工雌核发育 | 第16-18页 |
| ·鱼类人工雌核发育的应用 | 第18-19页 |
| ·鲤鱼人工雌核发育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遗传标记在鱼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20-28页 |
| ·形态标记 | 第20-21页 |
| ·细胞学标记 | 第21页 |
| ·蛋白质水平的遗传标记 | 第21-23页 |
| ·分子标记 | 第23-28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8-30页 |
| 第二章 鲤鲫杂交子代的同工酶分析 | 第30-4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 ·材料 | 第30-31页 |
| ·方法 | 第31-33页 |
| ·红细胞长径的测量 | 第31页 |
| ·mt DNA D-loop区段的RFLP分析 | 第31-32页 |
| ·鲤鲫杂交子代的同工酶分析 | 第32-33页 |
| ·结果 | 第33-40页 |
| ·红细胞大小 | 第33-34页 |
| ·mtDNA D-loop区段的PCR扩增 | 第34-35页 |
| ·mtDNA D-loop区段的单酶酶切结果 | 第35-36页 |
| ·同工酶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 ·GPI同工酶图谱分析 | 第39-40页 |
| ·讨论 | 第40-42页 |
| 第三章 鲤鱼雌核发育的诱导及其鉴别 | 第42-70页 |
| ·雌核发育的诱导 | 第42-4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 ·结果 | 第43-45页 |
| ·讨论 | 第45-46页 |
| ·应用微卫星进行鲤鱼雌核发育子代的鉴别 | 第46-6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 ·结果 | 第48-62页 |
| ·讨论 | 第62-63页 |
| ·应用RAPD技术进行津新鲤雌核发育子代的鉴别 | 第63-7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3-64页 |
| ·结果 | 第64-69页 |
| ·讨论 | 第69-70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70-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附录1:表格索引 | 第82-83页 |
| 附录2:图索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