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一、绪论 | 第10-14页 |
(一) 被追诉者获取律师帮助权的正当性 | 第10-12页 |
1. 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共同要求 | 第10-11页 |
2. 实现诉讼民主、程序参与原则的要求 | 第11页 |
3. 诉讼效率的要求 | 第11-12页 |
(二) 被追诉者获取律师帮助权的内涵 | 第12-14页 |
二、对我国被追诉者获取律师帮助权的实证考查 | 第14-31页 |
(一) 新《律师法》对侦查、公诉、审判及辩护工作的影响 | 第16-20页 |
1. 对侦查工作的影响 | 第16-17页 |
2. 对公诉工作的影响 | 第17-19页 |
3. 新《律师法》对审判工作的影响 | 第19页 |
4. 新《律师法》对律师辩护工作的影响 | 第19-20页 |
(二) 对被追诉者获取律师会见交流权的实证考查 | 第20-25页 |
1. 律师会见交流权的涵义 | 第20页 |
2. 我国被追诉者获取律师会见交流权的障碍 | 第20-25页 |
(三) 对律师阅卷权的实证考查 | 第25-29页 |
1. 律师阅卷权的本质 | 第25-26页 |
2. 我国律师行使阅卷权的障碍 | 第26-29页 |
(四) 对律师获取证据权的实证考查 | 第29-31页 |
三、对我国刑事被追诉者获取律师帮助难的原因分析 | 第31-38页 |
(一) 对抗制改革缺乏配套措施 | 第31-33页 |
(二) 控辩双方角色错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 第33-36页 |
(三) 立法超前,有脱离国情之嫌 | 第36-38页 |
四、我国被追诉者获取律师帮助权制度的完善 | 第38-49页 |
(一) 重塑控辩关系 | 第38-41页 |
1. 强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尤其是强调其审前程序中的客观性义务 | 第39-41页 |
2. 对律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 第41页 |
(二) 新《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衔接与互动 | 第41-43页 |
1. 明确新《律师法》的效力问题 | 第41-42页 |
2. 完善新《律师法》未尽事宜 | 第42-43页 |
(三) 律师帮助权的各项制度的完善 | 第43-49页 |
1. 对律师会见交流权制度的完善 | 第43-44页 |
2. 律师阅卷权制度的完善 | 第44-47页 |
3. 律师取证制度的完善 | 第47-49页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