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生物学论文--土壤微生物学论文--土壤微生物生态学论文

基于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技术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研究

致谢第1-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目次第12-17页
1 引言(绪论)第17-38页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第18-22页
     ·基于群落水平的生理学谱图分析(CLPP)第18-19页
     ·磷脂脂肪酸技术(PLFA)第19页
     ·基于PCR的核酸技术第19-21页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方法的比较第21-22页
   ·磷脂脂肪酸技术的概述第22-26页
     ·土壤微生物中的磷脂脂肪酸第22页
     ·PLFA技术的发展史第22-23页
     ·脂肪酸的命名法第23-24页
     ·PLFA用于指示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第24页
     ·测定脂肪酸成分的仪器设备第24页
     ·PLFA分析中的主要统计学方法第24-25页
     ·PLFA技术的优缺点第25-26页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研究进展第26-34页
     ·土壤是微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第27-28页
     ·土壤微生物的生物地理学分布规律第28-32页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从分类学到特征学第32-33页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机理第33-34页
   ·土壤微生物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功能第34-36页
     ·土壤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功能的测定第34-35页
     ·土壤微生物生物多样性与功能第35-36页
   ·论文研究目标和思路第36-38页
2 PLFA技术应用于土壤细菌鉴定的研究第38-46页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材料第39页
     ·实验方法第39-41页
   ·结果与讨论第41-45页
     ·MIDI Sherlock系统的细菌鉴定效果第41-42页
     ·培养基对细菌鉴定结果的影响第42-44页
     ·活化处理时间对细菌鉴定结果的影响第44页
     ·取样区域对细菌鉴定结果的影响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3 土壤中磷脂脂肪酸(PLFA)提取方法的研究第46-61页
   ·材料与方法第47-50页
     ·试剂和玻璃器皿第47页
     ·土壤第47-48页
     ·磷脂脂肪酸分析第48-49页
     ·试验方法第49页
     ·统计第49-50页
   ·结果和讨论第50-60页
     ·PLFAs在两次两小时振荡提取中的提取效率第50-51页
     ·不同土样量对提取效率的影响第51-56页
     ·自制柱的效果分析第56-58页
     ·土样保存对于PLFAs的影响第58-60页
   ·结论第60-61页
4 基于PLFA技术的我国东部地带性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布规律的研究第61-79页
   ·材料与方法第62-65页
     ·土样第62-63页
     ·磷脂脂肪酸分析第63页
     ·微生物的生物标志第63页
     ·统计分析第63-65页
   ·结果第65-73页
     ·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第65页
     ·磷脂脂肪酸(PLFA)第65-68页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第68-71页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第71-73页
   ·讨论第73-77页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沿纬度梯度的分布第73-75页
     ·微生物群落结构第75-77页
   ·结论第77-79页
5 培养温度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第79-91页
   ·材料与方法第80-81页
     ·土壤第80-81页
     ·培养过程第81页
     ·各指标的分析方法第81页
     ·统计分析第81页
   ·结果第81-86页
     ·培养结束时土壤有机碳的回收率第81-82页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对培养温度的响应第82-83页
     ·磷脂脂肪酸谱图的变化第83-86页
   ·讨论第86-90页
   ·结论第90-91页
6 水分作用对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第91-98页
   ·材料和方法第93页
     ·土壤第93页
     ·培养试验第93页
     ·分析方法第93页
     ·统计分析第93页
   ·结果与讨论第93-98页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第93-95页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于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响应第95-98页
7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对土壤外源添加有机质矿化影响的研究第98-113页
   ·材料与方法第99-100页
     ·供试土样第99页
     ·添加底物第99-100页
     ·恒温培养第100页
   ·结果第100-106页
     ·土壤的基本理化性状第100-102页
     ·较易被利用(酵母菌提取物)和较难被利用(黑麦草)底物矿化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第102-104页
     ·添加酵母菌提取物和黑麦草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和ATP浓度的变化第104-105页
     ·添加底物后土壤群落结构的变化第105-106页
   ·讨论第106-112页
     ·土壤特性第106-109页
     ·酵母菌提取物和黑麦草在休闲地、农耕地和草地土壤中的矿化作用第109-110页
     ·土样添加酵母菌提取物和黑麦草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第110-112页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第112页
   ·结论第112-113页
8 基于DNA-DGGE技术的氯仿熏蒸作用对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第113-124页
   ·材料与方法第114-117页
     ·供试土样第114页
     ·熏蒸土样的制备第114-115页
     ·仅含耐热孢子体土样的制备第115页
     ·培养试验第115页
     ·DNA-DGGE技术第115-117页
   ·结果第117-122页
     ·氯仿熏蒸和耐热孢子体筛选处理对于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第117-118页
     ·氯仿熏蒸和热处理对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第118-119页
     ·DNA-DGGE表征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第119-122页
   ·讨论第122-124页
9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第124-128页
   ·研究结论第124-126页
     ·PLFA分析技术应用于土壤细菌鉴定的研究第124页
     ·土壤中PLFAs提取方法的研究第124-125页
     ·基于PLFA分析技术的我国东部地带性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布规律的研究第125页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培养温度的响应研究第125页
     ·水分作用对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第125页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多样性对有机质矿化影响的研究第125-126页
     ·基于DNA-DGGE技术的氯仿熏蒸作用对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126页
   ·创新点第126-127页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第127-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44页
作者简历第144-145页
 教育经历第14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44-145页
 获奖情况及技能培训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矿区水土流失动态模拟研究
下一篇:rhBMP-7复合rhVEGF-165肌内诱生血管化组织工程化骨瓣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