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次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 第10-11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产权和交易成本 | 第11-14页 |
·产权结构和权利束体系 | 第14-16页 |
·观点、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6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6-18页 |
2 主体行为与产权的纵向划分模型 | 第18-29页 |
·项目实施中的不同主体和他们之间的互动 | 第18-19页 |
·经济发展中的产权和交易成本 | 第19-22页 |
·科斯的观点 | 第19-21页 |
·威廉姆森的观点 | 第21-22页 |
·产权的纵向划分思想 | 第22-29页 |
·产权的两个视角:归属权和行为权 | 第22-24页 |
·产权的两个性质:静态和动态 | 第24-29页 |
3 产权纵向划分模型的应用──对中国村庄土地产权的分析 | 第29-35页 |
·村庄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决策权的争夺 | 第29-31页 |
·村庄内部的交易成本和产权重组:回应权的分配 | 第31-35页 |
4 华西村案例 | 第35-43页 |
·区位、概况和历史 | 第35-38页 |
·改革前后的产权纵向结构 | 第38-41页 |
·改革后村庄的发展前景 | 第41-43页 |
5 崖口村案例 | 第43-56页 |
·区位、概况和历史 | 第43-45页 |
·崖口村改革前的产权结构 | 第45-47页 |
·崖口村改革后的产权结构 | 第47-56页 |
·崖口村的产权结构 | 第47-51页 |
·崖口村和上级政府的博弈 | 第51-53页 |
·崖口村委和崖口村民之间的协商 | 第53页 |
·崖口村委的动态管理 | 第53-56页 |
6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作者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