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次第8-11页
1 序论第11-17页
   ·研究背景第11-13页
     ·理论背景第11-12页
     ·现实背景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5页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研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第13-14页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研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第14-15页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第15-17页
2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第17-26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第17-19页
     ·刘易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第17页
     ·乔根森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第17-18页
     ·托达罗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第18页
     ·郭熙保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第18-19页
   ·估算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思想第19-21页
     ·刘易斯的估算思想第19页
     ·钱纳里的估算思想第19-20页
     ·乔根森的估算思想第20-21页
   ·估算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方法第21-24页
     ·罗斯基和米德的估算方法第21页
     ·陈锡康和王检贵的估算方法第21-22页
     ·农业部和国家统计局的估算方法第22页
     ·何景熙的估算方法第22-23页
     ·王红玲的估算方法第23页
     ·蔡昉的测算方法第23-2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4-26页
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第26-34页
   ·农村人口的增长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第26-28页
   ·户籍制度为对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影响第28-29页
   ·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第29-31页
     ·农业生产力水平第29-30页
     ·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第30-31页
   ·就业空间难以迅速有效扩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第31-34页
     ·农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始终有限第31-32页
     ·城市吸收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被限制第32页
     ·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不足第32-34页
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测算及分析第34-45页
   ·基本模型及其设定第34-36页
   ·数据来源及模型估计第36-37页
   ·测算结果第37-38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变化的分析第38-42页
     ·总量变化的分析第38-41页
     ·增长速度的分析第41-42页
   ·与国内其它估算结果的比较分析第42-45页
     ·不同学者的估算结果差距很大的原因第42-43页
     ·本文估算结果与蔡昉估算结果的比较第43-45页
5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45-51页
   ·结论第45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政策建议第45-51页
     ·加快农业的发展第46-47页
     ·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第47-48页
     ·建立平等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第48页
     ·加快城镇化进程第48-49页
     ·积极开展对外人才交流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个人简历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我国不同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差异分析
下一篇:产权的纵向划分视角及其在村庄土地产权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