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热力站供热过程预测控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7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供热控制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供热负荷预报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预测控制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解耦控制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热力站监控系统现状 | 第22-23页 |
·本文拟采用的研究方案 | 第23-25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热力站供热过程建模 | 第27-46页 |
·引言 | 第27页 |
·供热过程机理建模 | 第27-35页 |
·质调通道机理建模 | 第27-34页 |
·量调通道机理建模 | 第34-35页 |
·供热实验建模 | 第35-43页 |
·现场测试实验 | 第35-38页 |
·模型确定部分建模 | 第38-40页 |
·模型随机部分建模 | 第40-43页 |
·供热过程主通道模型动态描述 | 第43页 |
·质调量调耦合模型建立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供热负荷的短期预报方法 | 第46-68页 |
·引言 | 第46页 |
·样本数据的获取及预处理 | 第46-47页 |
·样本数据的采集 | 第46页 |
·供热负荷数据的异常值处理 | 第46-47页 |
·交叉预报法原理 | 第47-48页 |
·基于时间序列法的供热负荷预报 | 第48-54页 |
·时间序列建模法 | 第48-50页 |
·供热负荷的平稳性检验与平稳随机信号的分离 | 第50-52页 |
·基于Yule-Walker法的AR供热负荷预报 | 第52页 |
·基于DDS的 ARMA供热负荷预报 | 第52-54页 |
·基于最大熵法的供热负荷预报 | 第54-57页 |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供热负荷预报 | 第57-60页 |
·神经网络输入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 第57页 |
·RBF神经网络数据中心选取 | 第57-59页 |
·纵向预报和横向预报的输入维数确定 | 第59-60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0-67页 |
·AR模型供热负荷预报 | 第60-62页 |
·ARMA模型供热负荷预报 | 第62-63页 |
·最大熵法供热负荷预报 | 第63-64页 |
·RBF神经网络供热负荷预报 | 第64-65页 |
·负荷预报方法性能比较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4章 热力站供热过程质调量调解耦方法 | 第68-84页 |
·引言 | 第68页 |
·供热过程的耦合程度判断 | 第68-72页 |
·耦合程度判定 | 第68-70页 |
·供热系统耦合程度分析 | 第70-72页 |
·供热质调量调理想解耦 | 第72-77页 |
·时滞双入双出多变量耦合系统对象的表示 | 第72-73页 |
·理想解耦设计方法 | 第73-75页 |
·供热质调量调的理想解耦仿真 | 第75-77页 |
·时滞递归神经网络解耦方法 | 第77-82页 |
·时滞神经网络解耦结构分析 | 第77-80页 |
·神经网络输入节点的确定 | 第80-81页 |
·基于时滞递归RBF神经网络的供热过程解耦仿真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5章 供热过程质调的预测控制 | 第84-102页 |
·引言 | 第84页 |
·动态矩阵控制的改进算法 | 第84-90页 |
·基本DMC算法 | 第84-87页 |
·DMC模型简化及预报误差校正 | 第87-90页 |
·GPC的自适应隐式算法 | 第90-95页 |
·基本GPC算法 | 第90-93页 |
·参数全部未知的GPC自适应隐式算法 | 第93-95页 |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算法 | 第95-98页 |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第95-96页 |
·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偏差控制 | 第96-97页 |
·黄金分割法求解控制律 | 第97-98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98-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6章 基于GPRS无线通信的供热监控系统设计 | 第102-118页 |
·引言 | 第102页 |
·供热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 | 第102-103页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102页 |
·供热监控系统的结构分析 | 第102-103页 |
·热力站控制器的设计 | 第103-106页 |
·热力站控制器功能规划 | 第103-104页 |
·PLC与热力站现场设备硬件连接 | 第104-105页 |
·PLC程序设计 | 第105-106页 |
·触摸屏界面设计 | 第106页 |
·监控中心软件设计 | 第106-113页 |
·监控中心软件架构 | 第106-107页 |
·监控中心软件功能规划 | 第107-108页 |
·监控中心软件界面设计 | 第108-110页 |
·实时数据库设计 | 第110-112页 |
·基于C/S架构的远程访问 | 第112-113页 |
·监控中心与现场控制器的GPRS无线通信 | 第113-114页 |
·热力站监控装置现场调试及节能效果分析 | 第114-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结论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8页 |
附录 | 第128-12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9-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
个人简历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