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伏地表三维电阻率法数值模拟与分析
| 内容提要 | 第1-10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0-19页 |
| ·研究起伏地表三维电阻率法数值模拟的意义 | 第10-11页 |
| ·电阻率法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 ·电阻率法研究手段简介 | 第11页 |
| ·电阻率法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起伏地形数值模拟综述 | 第15-17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7-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创新点 | 第17-19页 |
| 第2章 起伏地表三维电阻率法数值模拟基本原理 | 第19-44页 |
| ·点电源场的基本方程 | 第19-20页 |
| ·三维体的边值问题 | 第20-21页 |
| ·地形模拟技术 | 第21-26页 |
| ·网格变换原理 | 第21-24页 |
| ·Hestholm 变换和Tessmer 变换 | 第24-26页 |
| ·坐标系变换后稳定电流场方程及边界条件的导出 | 第26-37页 |
| ·基本方程推导 | 第26-27页 |
| ·边界条件推导 | 第27-37页 |
| ·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 | 第37-42页 |
| ·差分离散格式 | 第37-39页 |
| ·系数矩阵压缩存储技术 | 第39-40页 |
| ·线性方程组求解 | 第40-42页 |
| ·算法验证 | 第42-44页 |
| 第3章 几种典型地形对三维电阻率法影响分析 | 第44-80页 |
| ·三维山谷地形 | 第45-59页 |
| ·中间梯度法受三维山谷地形影响分析 | 第45-48页 |
| ·二极法受三维山谷地形影响分析 | 第48-51页 |
| ·三极法受三维山谷地形影响分析 | 第51-53页 |
| ·对称四极法受三维山谷地形影响分析 | 第53-57页 |
| ·偶极法受三维山谷地形影响分析 | 第57-59页 |
| ·三维山脊地形 | 第59-69页 |
| ·中间梯度法受三维山脊地形影响分析 | 第59-61页 |
| ·二极法受三维山脊地形影响分析 | 第61-63页 |
| ·三极法受三维山脊地形影响分析 | 第63-64页 |
| ·对称四极法受三维山脊地形影响分析 | 第64-67页 |
| ·偶极法受三维山脊地形影响分析 | 第67-69页 |
| ·斜坡地形 | 第69-74页 |
| ·中间梯度法受斜坡地形影响分析 | 第69-70页 |
| ·二极法受斜坡地形影响分析 | 第70-71页 |
| ·三极法受斜坡地形影响分析 | 第71-72页 |
| ·对称四极法受斜坡地形影响分析 | 第72-73页 |
| ·偶极法受斜坡地形影响分析 | 第73-74页 |
| ·组合地形 | 第74-78页 |
| ·中间梯度法受组合地形影响分析 | 第74页 |
| ·二极法受组合地形影响分析 | 第74-76页 |
| ·三极法受组合地形影响分析 | 第76-77页 |
| ·对称四极法受组合地形影响分析 | 第77-78页 |
| ·偶极法受组合地形影响分析 | 第78页 |
| ·小结 | 第78-80页 |
| 第4章 复杂介质起伏地形三维电阻率法数值模拟分析 | 第80-110页 |
| ·电阻率横向剖面法在走滑断层探测中受地形影响分析 | 第80-84页 |
| ·电阻率剖面法探测接触带地形影响分析 | 第84-89页 |
| ·起伏地形和浅部不均匀体共存对电阻率法影响分析 | 第89-104页 |
| ·电阻率法三维地形改正在金属矿产勘查中应用 | 第104-109页 |
| ·工区位置、交通及自然地理概况 | 第104-105页 |
| ·团北地区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 第105-106页 |
| ·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 | 第106-107页 |
| ·地形改正效果分析 | 第107-109页 |
| ·小结 | 第109-110页 |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10-112页 |
| ·结论 | 第110-111页 |
| ·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111-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21页 |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第121-123页 |
| 致谢 | 第123-124页 |
| 摘要 | 第124-127页 |
| ABSTRACT | 第127-131页 |
| 导师简介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