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 ·高速车床及其两大关键机构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13页 |
| ·高速车床的发展历史 | 第8-10页 |
| ·高速车床的两大关键机构—直线电机及电主轴的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 ·高速车床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2章 高速卧式车床的结构分析 | 第15-24页 |
| ·高速卧式车床的主要组成部件 | 第15-16页 |
| ·高速车床的进给机构 | 第16-19页 |
| ·滚珠丝杠副传动系统简述 | 第16-17页 |
| ·直线电机进给机构概述 | 第17-19页 |
| ·高速车床的主轴系统 | 第19-23页 |
| ·普通机械主轴概述 | 第19-20页 |
| ·高速电主轴概述 | 第20-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高速卧式车床的进给机构设计及性能分析 | 第24-44页 |
| ·HTC2546横向进给机构的基本结构 | 第24-25页 |
| ·横向进给驱动的直线电机选择 | 第25-30页 |
| ·电动机的基本要求 | 第25-26页 |
| ·校核计算 | 第26-29页 |
| ·加减速能力计算 | 第29页 |
| ·输出特性校验 | 第29-30页 |
| ·直线电机进给机构刚度和加工精度分析 | 第30-36页 |
| ·驱动进给机构的刚性 | 第30-31页 |
| ·驱动进给机构对主要部件的要求 | 第31-33页 |
| ·滑板静刚度有限元分析 | 第33-35页 |
| ·刚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 ·直线电机进给机构动态性能分析 | 第36-42页 |
| ·机械执行机构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 ·进给驱动机构的死循环控制结构 | 第37-38页 |
| ·伺服系统控制参数对进给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38-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4章 高速电主轴结构热特性研究 | 第44-71页 |
| ·HTC2535ghs高速电主轴的基本结构 | 第44-46页 |
| ·高速电主轴的热态特性 | 第46-56页 |
| ·主轴热变形的机理 | 第46-48页 |
| ·高速电主轴的热源 | 第48-49页 |
| ·高速电主轴的散热分析 | 第49-54页 |
| ·改善高速电主轴的热特性的方法 | 第54-56页 |
| ·高速电主轴的发热计算 | 第56-63页 |
| ·电机定子和转子的发热计算 | 第56-57页 |
| ·混合陶瓷球轴承的发热 | 第57-63页 |
| ·高速电主轴热态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 第63-70页 |
| ·高速电主轴热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63-65页 |
| ·电主轴有限元热分析 | 第65-66页 |
| ·电主轴热分析时边界条件确定 | 第66-68页 |
| ·主轴箱计算结果 | 第68-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5章 进给机构和主轴系统的实验与结果 | 第71-80页 |
| ·直线电机驱动进给系统的实验研究 | 第71-73页 |
| ·直线电机系统控制参数的实验研究 | 第71-72页 |
| ·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测试 | 第72-73页 |
| ·高速车床主轴温升及热变形实验 | 第73-79页 |
| ·温升测试 | 第73-76页 |
| ·热变形测试 | 第76-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 ·总结 | 第80-81页 |
| ·展望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
| 摘要 | 第85-87页 |
| Abstract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