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第2章 古希腊人性和谐美与席勒人性和谐美形成的不同背景 | 第12-19页 |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和谐美 | 第12-13页 |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和谐美 | 第13-19页 |
·苏格拉底关于人“德性”的论述 | 第13-14页 |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善”对人性和谐的确定 | 第14-19页 |
第3章 美学的现代性及其席勒美学的建立 | 第19-24页 |
·第一节启蒙运动后现代美学的确立 | 第19-20页 |
·哲学形而上地位的下降 | 第19-20页 |
·席勒美学的建立 | 第20-24页 |
·鲍姆加登“感性学”开启的现代美学 | 第20-22页 |
·现代性在美学领域的影响及席勒美学的建立 | 第22-24页 |
第4章 康德美学的影响及其席勒的“游戏冲动”说 | 第24-39页 |
·康德美学的影响 | 第24-28页 |
·先验性和主观性 | 第24-26页 |
·愉快 | 第26-27页 |
·想象力与知性的和谐 | 第27-28页 |
·活的形象一“游戏冲动”说 | 第28-39页 |
·人格(person)与状态(zustand) | 第29-31页 |
·人的人格 | 第31-32页 |
·人的状态 | 第32-34页 |
·游戏冲动——活的形象 | 第34-39页 |
第5章 席勒的人性和谐美与马克思全面发展的人 | 第39-42页 |
·马克思关于物的异化——劳动创造了美 | 第39页 |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与席勒的人性和谐 | 第39-42页 |
第6章 席勒人性和谐美的现代性影响 | 第42-48页 |
·现代唯美主义的发展 | 第42-45页 |
·现代唯美主义走向日常生活审美化 | 第42-43页 |
·审美与资本结合的异质同构现象 | 第43-44页 |
·现代唯美主义下的人性发展 | 第44-45页 |
·现代唯美主义对席勒人性和谐美的反思 | 第45-48页 |
第7章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