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言:共通感难题和审美共通感问题 | 第9-12页 |
第二章 逻辑的共通感、社会共通感和审美共通感 —由广场的隐喻谈“审美共通感”的处身 | 第12-20页 |
一. “广场”的个案描述 | 第12页 |
二. “广场”的隐喻 | 第12-15页 |
三. “审美共通感”与“逻辑的共通感” | 第15-16页 |
四. “审美共通感”与肉身问题 | 第16-18页 |
五. 余论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审美共通感与时间 | 第20-37页 |
一. “共通感”的理性应当:善 | 第21-25页 |
二. 审美共通感的“正当”:事情本身——审美瞬间、肉身直觉、技术维新等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5-29页 |
三. 结论 | 第29页 |
四. 附录: 加达默尔“共通感”批判中的“历史”概念 | 第29-37页 |
第四章 审美共通感与现在的现在 —以中国哲学中合于自然节律的内在时间为切入点 | 第37-57页 |
一. 体道与守身——以美学史中的“肉身”感通为中心 | 第38-50页 |
二. 共通感与肉身的焦虑 | 第50-57页 |
第五章 不是结语:走向审美的时间研究 | 第57-65页 |
一. 空间化时间及技术批判 | 第57-59页 |
二. 主体化时间 | 第59-61页 |
三. 中国美学的现代性 | 第61-63页 |
四. 余论:主体化时间的焦虑与“历史”的非人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结论:共通先行于审美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后记 | 第70-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