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论 | 第8-11页 |
第1章 强烈的批判:前期创作中对女性悲剧地位的同情 | 第11-23页 |
·女性形象阐释:悲剧的女性人生 | 第11-15页 |
·温顺的“小母亲” | 第12-14页 |
·野性的抗争——死亡:不被接受的“他者” | 第14-15页 |
·人道主义思想溯源 | 第15-23页 |
·印度传统对童年以及青年泰戈尔的影响 | 第15-19页 |
·印度社会历史以及文学创作的发展对泰戈尔的影响 | 第19-21页 |
·新视野的出现—与孟加拉人民的接触 | 第21-23页 |
第2章 出走的娜拉:中期创作中对女性出路的探索 | 第23-29页 |
·娜拉的出走:从“边缘”到“中心” | 第23-26页 |
·探源—与异域文化的对话 | 第26-29页 |
第3章 叛逆后的回归:矛盾的抉择 | 第29-39页 |
·女性思想回归的体现—由张扬转向失语 | 第29-32页 |
·由反抗到回归—“既然我无法变得绝对野蛮,那我就只有努力变得绝对文质彬彬” | 第29-31页 |
·不争即是争—灵魂的升华 | 第31-32页 |
·探源—内外双重因素的的纠缠 | 第32-36页 |
·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激烈发展与泰戈尔思想的冲突 | 第32-33页 |
·印度传统滋养下泰戈尔独特的宗教哲学思想 | 第33-36页 |
·爱情观的微观考察 | 第36-39页 |
结语 | 第39-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