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语境下奥尔罕·帕慕克作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选题原由及意义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之处 | 第9-11页 |
第1章 帕慕克:跨越东西方文明的文坛巨擘 | 第11-15页 |
·土耳其:东西方文明交汇融合之地 | 第11页 |
·西化的土耳其人 | 第11-12页 |
·汲取两种文学的营养 | 第12-14页 |
·享誉欧洲的土耳其文坛巨擘 | 第14-15页 |
第2章 伊斯坦布尔:文明的失根之痛 | 第15-23页 |
·帝国斜阳 | 第15-17页 |
·现实中的伊斯坦布尔 | 第17-20页 |
·半成形、粗制滥造的西化城市 | 第17-18页 |
·后街真实的贫穷与精神空虚的富人阶层 | 第18-20页 |
·世俗化改革下的宗教问题 | 第20-23页 |
第3章 《白色城堡》:文明的互认与互视 | 第23-28页 |
·两个叙述人的设置 | 第23-25页 |
·关于文明融合的寓言 | 第25-28页 |
第4章 《我的名字叫红》:文明的冲突与交融 | 第28-39页 |
·文明的冲突与夹缝下的人性悲剧 | 第29-35页 |
·绘画艺术的冲突 | 第29-30页 |
·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代表者 | 第30-32页 |
·文明冲突下的人性悲剧 | 第32-35页 |
·摈弃偏执促进融合 | 第35-37页 |
·艺术手法的东西合璧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