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汽轮机控制系统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内外汽轮机控制系统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外汽轮机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建模概述 | 第12-14页 |
| ·建模方法 | 第12-13页 |
| ·建模环境 | 第13-14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6-35页 |
| ·汽轮机控制系统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分析 | 第16-24页 |
| ·数学模型建立的前提 | 第16-17页 |
| ·电液转换器 | 第17-18页 |
| ·汽轮机转子 | 第18-19页 |
| ·蒸汽容积 | 第19-23页 |
| ·其它环节的数学模型 | 第23-24页 |
| ·被控对象的仿真 | 第24-34页 |
| ·LabVIEW 和Simulation 工具包简介 | 第24-25页 |
| ·各环节的仿真 | 第25-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 第35-49页 |
| ·Control 工具包简介 | 第35-37页 |
| ·PID 给定值曲线 | 第35-36页 |
| ·PID 控制参数整定表 | 第36页 |
| ·PID 控制器 | 第36-37页 |
| ·汽轮机的自启动控制 | 第37-43页 |
| ·汽轮机自启动控制原理 | 第37-38页 |
| ·汽轮机自启动控制的仿真研究 | 第38-39页 |
| ·调节器的最佳整定参数及仿真结果 | 第39-43页 |
| ·汽轮机负荷控制 | 第43-47页 |
| ·负荷控制原理 | 第43-44页 |
| ·负荷控制的仿真研究 | 第44-45页 |
| ·调节器的最佳整定参数及仿真结果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汽轮机控制系统模糊 PID 控制的研究 | 第49-61页 |
| ·模糊控制概述 | 第49-51页 |
| ·模糊控制的组成 | 第49-50页 |
| ·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 | 第50-51页 |
| ·汽轮机模糊PID 控制系统设计 | 第51-52页 |
| ·模糊PID 控制器的设计 | 第52-57页 |
| ·隶属度函数设计 | 第52-54页 |
| ·模糊控制规则 | 第54-56页 |
| ·去模糊化 | 第56-57页 |
| ·仿真研究 | 第57-60页 |
| ·仿真框图 | 第57-58页 |
| ·控制参数的整定 | 第58-59页 |
| ·两种控制方法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虚拟装置 | 第61-66页 |
| ·功能介绍 | 第61-65页 |
| ·汽轮机类型的选择 | 第62页 |
| ·汽轮机给定值曲线的选择和输入 | 第62-63页 |
| ·汽轮机控制参数的修改 | 第63-64页 |
| ·实际/仿真模型信号的切换 | 第64-65页 |
| ·虚拟装置功能键使用说明 | 第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全文总结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