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务工对土家乡村的影响及政策调适--以巴东县清太坪镇为个案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第11-14页 |
三、调查点的选择和调查经过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农民外出务工的原因及特点 | 第16-23页 |
第一节 农民外出务工的原因 | 第16-19页 |
一、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效益低下 | 第16-17页 |
二、市场化水平低,致富门路窄 | 第17-18页 |
三、年轻一代不愿务农,想到山外闯世界 | 第18页 |
四、为筹集学生费用而外出 | 第18-19页 |
五、人多地少,因口粮不足而外出 | 第19页 |
第二节 外出务工的特点 | 第19-23页 |
一、年龄结构 | 第19-20页 |
二、性别结构 | 第20页 |
三、文化结构 | 第20页 |
四、务工地点 | 第20-21页 |
五、从业特性 | 第21-22页 |
六、输出渠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外出务工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 | 第23-29页 |
第一节 收入消费方式的改变 | 第23-25页 |
一、收入 | 第23-24页 |
二、消费 | 第24-25页 |
第二节 衣食住行的改变 | 第25-29页 |
一、服饰的变迁 | 第25-26页 |
二、饮食及灶具的变化 | 第26页 |
三、居住方式的改变 | 第26-27页 |
四、交通条件的改善 | 第27页 |
五、通讯方式的改变 | 第27-28页 |
六、闲暇生活的变迁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外出务工对婚姻家庭的影响 | 第29-35页 |
第一节 对婚姻的影响 | 第29-31页 |
一、传统婚姻观念 | 第29页 |
二、婚姻观念的当今变化 | 第29-31页 |
第二节 家庭的嬗变 | 第31-35页 |
一、家庭结构的改变 | 第32页 |
二、家庭养老抚幼功能弱化 | 第32-33页 |
三、妇女和老年人在家庭中角色改变 | 第33-34页 |
四、生育观念的改变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外出务工对农村建设的影响 | 第35-39页 |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困境 | 第35-37页 |
一、农业劳动力老龄化 | 第35-36页 |
二、农业劳动力出现短缺 | 第36页 |
三、农业科技难以推广 | 第36-37页 |
四、土壤改良陷入困境 | 第37页 |
第二节 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影响 | 第37-39页 |
一、对农村民主政治的影响 | 第37-38页 |
二、对村干部培养的影响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化解外出务工难题与培育就地转移基点 | 第39-48页 |
第一节 化解外出务工难题 | 第39-42页 |
一、转变政府职能 | 第39-40页 |
二、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技能培训 | 第40页 |
三、建立农村基层老年协会和托老所 | 第40-41页 |
四、建立乡村儿童乐园 | 第41页 |
五、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 第41-42页 |
第二节 为吸引农民工回乡创业创造政策环境 | 第42-44页 |
一、提供资金援助,降低创业成本 | 第42-43页 |
二、切实维护和保障创业者的合法权益 | 第43页 |
三、加快农村市场信息化建设 | 第43-44页 |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第44页 |
第三节 发展特色产业以增加就地转移能力 | 第44-48页 |
一、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 | 第44-45页 |
二、开办绿色经济作物加工业 | 第45-46页 |
三、开发旅游与文化产业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一、著作类 | 第49页 |
二、论文类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