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农村生产服务业论文

建设民族地区农产品现代物流业的理论思考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9页
 一、选题的理由第14-16页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16-18页
 三、相关的理论研究第18-20页
 四、相关文献综述第20-22页
 五、国内外发展模式及启示第22-27页
  (一) 海岛模式第22-24页
  (二) 大陆模式第24-25页
  (三) 我国的农产品物流组织运作模式第25-27页
  (四) 经验启示第27页
 六、研究内容结构及创新第27-29页
  (一) 文章内容结构第27-28页
  (二)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8-29页
第二章 民族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状况第29-39页
 一、农产品物流的特性第29-31页
  (一) 农产品物流在作业上具有差异性和复杂性的特性第29-30页
  (二) 农产品物流在不同作业环节上的特点第30-31页
  (三) 民族地区农产品物流的特殊性第31页
 二、民族地区农产品发展现况第31-37页
  (一) 民族地区农产品产地分布第32-34页
  (二) 民族地区农产品物流的建设状况第34-37页
  (三) 农产品物流的流向第37页
 三、民族地区农产品物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7-39页
第三章 民族地区农产品现代物流业存在问题原因第39-46页
 一、民族地区农产品现代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第39-40页
  (一) 民族地区农村道路建设滞后第39页
  (二) 民族地区农产品运力发展滞后第39-40页
  (三) 民族地区农产品储备条件不足第40页
 二、农产品物流的流程出现并存情况第40页
 三、农业合作组织不够发达第40-42页
  (一) 农产品在生产环节中合作组织不够发达第41页
  (二) 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上的合作组织不发达第41-42页
 四、农产品物流的市场准入标准体系不够明细第42-43页
  (一) 农产品在生产环节上缺乏对农产品投入准入的管理第42页
  (二) 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上缺乏有效准入管理第42页
  (三) 民族地区特色农产品缺乏原产地保护的管理力度第42-43页
 五、农产品物流的技术水平整体不高第43-45页
  (一) 农产品的运输技术滞后第43页
  (二) 农产品的保鲜技术滞后第43-44页
  (三) 包装技术不发达第44页
  (四) 民族地区流通加工水平低、设施落后第44页
  (五) 物流信息收集技术不发达第44-45页
  (六) 农产品市场交易不透明第45页
 六、传统农产品种植观念根深蒂固第45-46页
第四章 民族地区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对策第46-55页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46-47页
  (一) 加大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第46-47页
  (二) 降低物流储运损耗第47页
  (三) 要整合各方资源,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的局面第47页
 二、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第47-49页
  (一) 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农产品物流布局第47-48页
  (二) 积极培养专业的农产品现代物流人才第48-49页
  (三) 加强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建设第49页
 三、培育现代物流主体第49-51页
 四、提高技术水平建设第51页
 五、完善宏观环境第51-55页
  (一) 强化民族地区农民对农产品物流的观念的认识第52页
  (二) 加大国家政策合理引导并创造出发展农产品物流良好的外部环境第52-55页
第五章 结论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第55-58页
 一、本文结论第55-56页
 二、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第56-58页
注释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第三方物流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构建
下一篇:外出务工对土家乡村的影响及政策调适--以巴东县清太坪镇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