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边界与边界管理 | 第12-20页 |
(一) 组织的边界 | 第12-13页 |
(二) 组织边界的表现形式 | 第13-16页 |
(三) 边界的性质 | 第16-18页 |
1 稳定性。 | 第16-17页 |
2 渗透性。 | 第17页 |
3 可变性。 | 第17-18页 |
4 多样性。 | 第18页 |
(四) 组织边界管理的概念 | 第18-20页 |
二、西方边界管理思想的发展 | 第20-34页 |
(一).西方边界管理的发展源头 | 第20-26页 |
1 分工理论的发展。 | 第20-21页 |
2 权力制约理论的发展 | 第21-23页 |
3 组织理论兴起 | 第23-26页 |
(二) 西方对边界认识的逐步深化 | 第26-29页 |
1 人性论地发展对边界思想的影响。 | 第26-27页 |
2 组织的外部边界被逐渐重视 | 第27-28页 |
3 新公共管理的兴起与政府边界的调整 | 第28-29页 |
(三) 无边界管理的提出与发展 | 第29-32页 |
1 企业内部的整合 | 第31页 |
2 人员激励机制 | 第31-32页 |
3 无边界的企业文化 | 第32页 |
(四) 边界管理在西方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 | 第32-34页 |
三、中国式管理与"边界"思想 | 第34-47页 |
(一)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特点。 | 第34-39页 |
1 德治 | 第35-36页 |
2 法治 | 第36-39页 |
(二) 中国封建社会伦理观念和统治思想对管理思想的影响。 | 第39-41页 |
(三) 改革开放前,中国式管理的特点 | 第41-43页 |
1 "人治"蔓延 | 第41-42页 |
2 最大政府,极小社会的管理模式 | 第42-43页 |
(四)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式管理的曲折发展历程以及边界管理在中国的发展与体现 | 第43-47页 |
1 "边界"逐渐被深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43-44页 |
2 中国式边界管理的发展 | 第44-47页 |
四、边界管理对我们的实践启示 | 第47-56页 |
(一) 从微观层面来说 | 第48-51页 |
1 观察组织边界的存在方式和作用方式,深入分析边界的存在依据,认清边界的类别和作用 | 第48-49页 |
2 分析边界的实质所在,确定边界存在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 第49-50页 |
3 通过组织内部制度建设,确立合理边界。 | 第50页 |
4 调整、完善和发展边界。建立合理边界,去除不合理边界,促进组织发展 | 第50-51页 |
(二) 从宏观层面来说 | 第51-56页 |
1 不断完善有利于权责利清晰的法律、制度和体制建设 | 第51-52页 |
2 逐渐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契约约束的透明市场运作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第52页 |
3 大力宣导责任意识,建立责权利分明的个人、家庭和组织关系准则 | 第52-53页 |
4 形成广泛细致的监督制度和开放透明的信息公布制度,保证对边界进行合理划分的制度能够顺利执行 | 第53-56页 |
参考书目 | 第56-58页 |
感谢信 | 第58-5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