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6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4-16页 |
·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20-22页 |
·文献综述小结 | 第22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2-23页 |
·研究框架与内容 | 第23-25页 |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5-26页 |
第2章 产权交易业务创新相关理论 | 第26-45页 |
·产权基本理论 | 第26-31页 |
·产权的概念与发展 | 第28-29页 |
·产权的要素 | 第29-30页 |
·产权的特征 | 第30-31页 |
·产权交易理论 | 第31-36页 |
·产权交易的概念 | 第31-33页 |
·产权交易的特征 | 第33-36页 |
·产权交易市场理论 | 第36-40页 |
·产权交易市场概念 | 第36-38页 |
·产权交易市场类型 | 第38-40页 |
·产权交易市场功能 | 第40页 |
·创新的内涵与相关理论 | 第40-45页 |
·创新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 第40-42页 |
·产权市场业务创新的三维度 | 第42-45页 |
第3章 山东产权交易中心业务现状分析 | 第45-53页 |
·山东产权交易中心业务发展现状 | 第45-51页 |
·中心基本情况 | 第45-49页 |
·中心业务发展情况 | 第49-51页 |
·山东产权交易中心业务存在问题 | 第51-53页 |
·业务宽度不够宽 | 第51页 |
·业务深度不够深 | 第51-52页 |
·业务高度不够高 | 第52页 |
·存在问题小结─创新不够 | 第52-53页 |
第4章 山东产权交易中心业务创新存在问题根源分析 | 第53-58页 |
·业务宽度不够宽的原因 | 第53-56页 |
·行政责任制约产权交易机构市场机制 | 第53-54页 |
·会员业务素质不高撮合能力不强 | 第54-55页 |
·中心业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 第55-56页 |
·业务深度不够深的原因 | 第56页 |
·竞价方式不灵活 | 第56页 |
·信息披露不规范 | 第56页 |
·业务高度不够高的原因 | 第56-58页 |
·争取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 | 第56-57页 |
·历史原因造成政策上的不支持 | 第57-58页 |
第5章 国内产权机构业务创新的经验借鉴 | 第58-68页 |
·业务宽度方面经验借鉴 | 第58-62页 |
·各交易所开展非公产权交易的借鉴 | 第58-61页 |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在会员管理方面的先进做法借鉴 | 第61-62页 |
·业务深度方面经验借鉴──雪津神话 | 第62-66页 |
·业务高度方面经验借鉴──天津股权交易所的成立 | 第66-68页 |
·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政策现状 | 第66页 |
·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开展情况 | 第66-68页 |
第6章 山东产权交易中心业务创新的对策 | 第68-79页 |
·拓展业务宽度的对策 | 第68-72页 |
·增加交易品种形成各类产权顺畅流转的服务平台 | 第68页 |
·交易中心迫切需要市场化转型 | 第68-71页 |
·加强会员管理和产权交易人员的职业培训 | 第71-72页 |
·延长业务深度方面对策 | 第72-73页 |
·创新竞价方式提高竞价率 | 第72页 |
·加强信息平台建设鼓励买方进场 | 第72-73页 |
·提升业务高度方面的对策──打造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融资平台 | 第73-79页 |
·非上市公司股权流动的必要性 | 第73-75页 |
·建设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市场的思路 | 第75-79页 |
第7章 结束语 | 第79-81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79页 |
·后续研究思考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