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0页 |
·湿度 | 第8-9页 |
·湿度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 第8页 |
·湿度测量的意义 | 第8-9页 |
·湿敏材料 | 第9-14页 |
·湿敏材料简介 | 第9-10页 |
·湿敏材料的种类 | 第10页 |
·玻璃-陶瓷复合型湿敏材料 | 第10-11页 |
·玻璃-陶瓷复合型湿敏材料粉体的制备方法 | 第11-12页 |
·国外湿敏材料研究概况 | 第12页 |
·国内湿敏材料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湿敏材料性能的表征 | 第14-17页 |
·感湿特征量和感湿特性曲线 | 第14页 |
·感湿特性参数 | 第14-16页 |
·湿度量程 | 第14-15页 |
·响应时间 | 第15页 |
·湿滞回差 | 第15页 |
·灵敏度 | 第15-16页 |
·湿度温度系数 | 第16页 |
·其它重要性能 | 第16-17页 |
·抗老化性 | 第16页 |
·长期稳定性 | 第16页 |
·气体选择性 | 第16-17页 |
·ZnCr_2O_4-V_2O_5-Li_2O-ZnO湿敏材料 | 第17-20页 |
·材料的设计思想 | 第17页 |
·烧结型半导体湿敏材料的感湿机理 | 第17-18页 |
·ZnCr_2O_4-V_2O_5-Li_2O-ZnO玻璃-陶瓷复合型湿敏材料的感湿机理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晶相与玻璃相最佳配比和材料长期稳定性的研究 | 第20-32页 |
·实验思路和目的 | 第20页 |
·ZnCr_2O_4-LiZnVO_4样品制备 | 第20-23页 |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和原料 | 第20-21页 |
·晶相ZnCr_2O_4的预合成 | 第21页 |
·玻璃相LiZnVO_4的预合成 | 第21-22页 |
·粘合剂的制备 | 第22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22页 |
·电极的制作和引线的焊接 | 第22-23页 |
·性能测试 | 第23-25页 |
·测试电路和电阻计算 | 第23-24页 |
·湿度源的选取 | 第24页 |
·测试 | 第24-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28页 |
·感湿特性 | 第25-27页 |
·响应速度 | 第27-28页 |
·长期稳定性 | 第28-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玻璃相掺入SiO_2对材料性能的优化研究 | 第32-38页 |
·实验思路和目的 | 第32页 |
·样品制备和性能测试 | 第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感湿特性 | 第32-34页 |
·响应时间 | 第34-35页 |
·长期稳定性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晶相单独烧结对材料性能的优化研究 | 第38-44页 |
·实验思路和目的 | 第38页 |
·样品制备和性能测试 | 第38-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样品的XRD分析 | 第41-42页 |
·样品的SEM分析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烧结制度的改进对材料性能的优化研究 | 第44-50页 |
·实验思路和目的 | 第44页 |
·样品制备和性能测试 | 第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6页 |
·目前得到的具有最佳湿敏性能的样品 | 第46-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材料吸湿后高电导的形成机理分析 | 第50-54页 |
·传统感湿导电模型及其遇到的困难 | 第50-51页 |
·吸附水膜的高离子电导分析 | 第51-52页 |
·吸附水膜与微观电阻的串并联作用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