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两亲性接枝共聚物药物/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 | 第10页 |
·接枝共聚物的发展概况 | 第10-15页 |
·接枝聚合物和接枝共聚物 | 第11页 |
·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 第11-15页 |
·接枝共聚物的性质和应用 | 第15页 |
·两亲性接枝共聚物在基因传输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 第15-22页 |
·PEI-g-PEG 接枝共聚物 | 第17-19页 |
·PEG-g-PEI-RGD | 第19页 |
·抗体配体 | 第19页 |
·叶酸配体 | 第19页 |
·PLL-PEG 共聚物 | 第19-20页 |
·改性壳聚糖基因载体 | 第20-22页 |
·两亲性接枝共聚物在药物控释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 第22-23页 |
·胶束 | 第22-23页 |
·微纳米球缓控释系统 | 第23页 |
·本论文的内容、意义及创新点 | 第23-25页 |
第2章 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共传输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 第25-38页 |
·引言 | 第25-26页 |
·实验部分 | 第26-29页 |
·实验试剂 | 第26页 |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目标物的合成 | 第27-29页 |
·目标物的表征 | 第29页 |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9-37页 |
·N,O-羧甲基壳聚糖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29-31页 |
·pH、分子量对羧甲基化壳聚糖取代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各合成阶段目标产物的红外和核磁表征 | 第32-35页 |
·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壳聚糖纳米粒子的表征 | 第35-36页 |
·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壳聚糖纳米粒子扫描电镜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醛基化聚乙二醇-壳聚糖接枝共聚物载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38-49页 |
·引言 | 第38-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2页 |
·实验试剂 | 第39页 |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目标物的合成 | 第40-42页 |
·目标物的表征 | 第42页 |
·结果讨论 | 第42-48页 |
·环氧乙烷的开环聚合 | 第42-43页 |
·18-冠-6 在反应中的作用 | 第43-44页 |
·NC-PEG-OH 的合成分析 | 第44-45页 |
·羧甲基壳聚糖(CMC)红外分析 | 第45-46页 |
·PEG 改性羧甲基壳聚糖的核磁分析 | 第46-47页 |
·聚乙二醇接枝羧甲基壳聚糖-对氨基苯甲醛的核磁和红外分析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制备两亲性共聚物共载体合成与表征 | 第49-58页 |
·引言 | 第49-50页 |
·实验部分 | 第50-53页 |
·实验试剂 | 第50页 |
·实验仪器 | 第50-52页 |
·目标物的合成 | 第52页 |
·目标物的表征 | 第52-53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3-57页 |
·红外光谱图 | 第53-54页 |
·核磁共振谱图 | 第54-57页 |
·凝胶色谱(GPC)分析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58页 |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