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6-22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6-8页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8-19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20-22页 |
第一章 傅兰雅的早年经历 | 第22-33页 |
第一节 傅兰雅早年的教育背景 | 第22-25页 |
第二节 傅兰雅来华初期的困厄 | 第25-28页 |
第三节 傅兰雅的人生转折——从主编《上海新报》到任职制造局翻译馆 | 第28-33页 |
第二章 《格致汇编》的创办与经营 | 第33-70页 |
第一节 《格致汇编》的创刊缘起 | 第33-43页 |
第二节 《格致汇编》的编作者群体研究 | 第43-61页 |
第三节 傅兰雅为推介《格致汇编》所做的努力 | 第61-70页 |
第三章 《格致汇编》上的科学技术知识 | 第70-98页 |
第一节 《格致汇编》的栏目设置 | 第70-71页 |
第二节 《格致汇编》中的自然科学知识 | 第71-89页 |
第三节 《格致汇编》中的工艺技术知识 | 第89-98页 |
第四章 《格致汇编》重要科学文本研究选例 | 第98-121页 |
第一节 优秀的科学启蒙读物——《格致略论》 | 第98-115页 |
第二节 最早系统介绍西方近代昆虫学的著作——《虫学略论》 | 第115-121页 |
第五章 《格致汇编》在晚清科学启蒙过程中的影响 | 第121-143页 |
第一节 《格致汇编》在普通读者中的影响——以"互相问答"栏为中心 | 第121-124页 |
第二节 《格致汇编》在洋务官员中的影响 | 第124-127页 |
第三节 《格致汇编》在戊戌维新时期的影响 | 第127-131页 |
第四节 梁启超对《格致汇编》的推介及其影响 | 第131-139页 |
第五节 《格致汇编》的重印、盗印官司 | 第139-143页 |
余论 | 第143-163页 |
第一节 《格致汇编》在邻国朝鲜的流传 | 第143-148页 |
第二节 《格致汇编》在美国、英国及澳大利亚的流传 | 第148-163页 |
附录一 上海富强斋、铸记书局盗印《格致汇编》而成的《格致丛书》详细目录 | 第163-168页 |
附录二 日本东京大学图书馆藏《最乐草堂丛钞》中的《格致汇编》文献 | 第168-170页 |
参考文献 | 第170-183页 |
后记 | 第183-1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