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铁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铁路运输经济论文--地方铁路运输经济论文

高速铁路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第3-6页
英文摘要第6-11页
1 绪论第11-27页
    1.1 选题与研究意义第11-19页
    1.2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9-22页
    1.3 创新点第22页
    1.4 概念界定第22-27页
2 文献综述第27-43页
    2.1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趋同发展第27-29页
    2.2 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第29-33页
    2.3 铁路与经济发展第33-35页
    2.4 高速铁路与经济发展第35-40页
    2.5 文献述评及展望第40-43页
3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第43-57页
    3.1 中国高速铁路的开通及飞速发展第43-48页
    3.2 中国向“八纵八横”高铁网时代迈进第48-53页
    3.3 中国高速铁路的特点及优势第53-57页
4 高速铁路与中国经济增长及趋同发展第57-85页
    4.1 高速铁路对经济增长及趋同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第57-60页
    4.2 实证模型第60-67页
        4.2.1 σ收敛第60-62页
        4.2.2 β 收敛第62-65页
        4.2.3 工具变量检验第65-67页
    4.3 变量及数据第67-69页
    4.4 估计结果及分析第69-79页
    4.5 铁路旅行时间与城市经济增长趋同的实证研究第79-83页
    4.6 本章小结第83-85页
5 高速铁路与中国投资增长第85-103页
    5.1 高速铁路对投资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第85-89页
    5.2 实证模型第89-92页
        5.2.1 高铁对投资增长影响的基本模型第89-90页
        5.2.2 双重差分(DID)模型第90-91页
        5.2.3 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第91-92页
    5.3 变量及数据第92-94页
    5.4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94-100页
        5.4.1 OLS模型实证结果第94-98页
        5.4.2 DID模型及PSM-DID模型实证结果第98-100页
    5.5 本章小结第100-103页
6 高速铁路与中国人口迁移第103-123页
    6.1 高速铁路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第103-106页
    6.2 实证模型第106-110页
        6.2.1 双重差分(DID)模型第107-108页
        6.2.2 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第108-109页
        6.2.3 面板数据OLS模型第109-110页
    6.3 变量及数据第110-111页
    6.4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111-120页
        6.4.1 DID模型实证结果第111-114页
        6.4.2 PSM-DID模型实证结果第114-118页
        6.4.3 OLS模型实证结果第118-120页
    6.5 本章小结第120-123页
7 结论与研究展望第123-131页
    7.1 主要结论第123-128页
    7.2 研究展望第128-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47页
附录第147-149页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47页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47页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第147-148页
    D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48-149页
致谢第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浅析翻译的策略
下一篇:城市公园体育设施集约化配置研究 ----以香港为例